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黄杨厄闰

黄杨厄闰

宋.苏轼《监洞霄宫俞康直郎中所居四咏.退圃》:“园中草木春无数,只有黄杨厄闰年。”自注曰:“俗曰黄杨岁长一寸,遇闰退三寸。”

黄杨生长遇闰年而受到厄止。后因以比喻人处厄运。

金.元好问《送曹干臣》诗:“黄杨旧厄三年闰,赤骥非无万里姿。”


主谓 旧时传言黄杨难长,遇闰年不仅不长,反要萎缩。以“黄杨厄闰”比喻处境艰难。清·梁绍壬《两般秋雨庵随笔·王澹音》:“《病中述怀》云:‘愁如碧草逢春长,身似~频。’颇见风骨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境遇方面。→一帆风顺 ↔福星高照


【典源】 宋·陆佃《埤雅·释木》:“黄杨木坚致难长,俗云,岁长一寸,闰年倒长一寸。”

【今译】 黄杨木质密坚硬,生长很慢,据说每年只长一寸,遇闰年又退回一寸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人遭际困厄,受到挫折; 或指诗文等没有长进。

【典形】 厄闰年、黄杨厄闰、黄杨闰、闰黄杨、黄杨一闰。

【示例】

〔厄闰年〕 清·王士禛《虚谷庵》之二:“交柯接叶真怜汝,未似先生厄闰年。”

〔黄杨厄闰〕 宋·苏轼《监洞霄宫俞康直郎中所居》:“园中草木春无数,只有黄杨厄闰年。”

〔黄杨闰〕 宋·冯时行《和史济川见赠》:“向来共厄黄杨闰,别后相逢白发年。”

〔闰黄杨〕 宋·陆游《春晚村居》身世已如风六鹢,文章仍似闰黄杨。”


【词语黄杨厄闰】  成语:黄杨厄闰汉语词典:黄杨厄闰

猜你喜欢

  • 凫鹤

    源见“断鹤续凫”。喻指长短不一、天性各异的事物。宋王安石《每见王太丞邑事》诗:“松苗地合分高下,凫鹤天教有长短。”

  • 千里足

    汉.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七第六章:“使骥不得伯乐,安得千里之足?造父亦无千里之手矣。”古人认为良马善奔跑,一日能行千里,故称良骥为千里足。后以“千里足”常比喻人之贤才。唐.武元衡《安邑里中秋怀寄高员外》

  • 廉公屈体

    源见“负荆请罪”。谓顾全大局、知过必改。北周庾信《周陇右总管长史豆卢公神道碑》:“上马谕书,临戎习礼。贾复开营,廉公屈体。”

  • 谢公丝竹

    同“谢家丝竹”。清曹尔堪《水调歌头.野园即景》词:“高大王家台榭,婉转谢公丝竹,今日尽蓬蒿。”

  • 园客之丝

    源见“茧大如瓮”。指瓮茧之丝,特别上等之丝。三国 魏嵇康《琴赋》:“弦以园客之丝,徽以钟山之玉。”

  • 拥髻

    旧题汉伶玄《赵飞燕外传》附《伶玄自叙》:“通德占袖,顾视烛影,以手拥髻,凄然泣下。”后以“拥髻”指话旧生哀。宋苏轼《九日舟中望见有美堂上鲁少卿饮处以诗戏之》之二:“遥知通德凄凉甚,拥髻无言怨未归。”明

  • 不合时宜

    不合潮流,与时俗习尚不相投合。《汉书.哀帝纪》:“皆违经背古,不合时宜。”亦作“不入时宜”。宋代费衮《梁溪漫志.侍儿对东坡语》:“东坡一日退朝食罢,扪腹徐行,顾谓侍儿曰:‘汝辈且道是中有何物?’一婢遽

  • 握雨携云

    源见“巫山云雨”。指男女欢合。元王实甫《西厢记》四本二折:“只看你夜去明来,倒有个天长地久。不争你握雨携云,常使我提心在口。”并列 比喻男女欢爱。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4本2折:“只着你夜去明来,倒有个

  • 吕母仇

    《艺文类聚》卷三十三引《东观汉记》:“海曲有吕母,其子为县吏,犯小罪,县宰杀之。吕母家素丰赀产,乃益酿醇酒,少年来沽者,贳(音shì,赊欠)之;视其乏者,辄假衣装。少年欲相与偿之,吕母垂泣曰:‘县宰枉

  • 党人碑

    《宋史记事本末》卷四十九《蔡京擅国》:“(宋徽宗崇宁元年)九月己亥,立党人碑于端礼门,籍元符末上书人,分邪、正等黜陟之。时元祐、元符末群贤贬窜死徙者略尽,蔡京犹未惬意,乃与其客强浚明、叶梦得,籍宰执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