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鲍孤雁

鲍孤雁

《司马温公诗话》:“鲍当为河南府法曹,尝忤知府薛映,因赋《孤雁》诗云:‘天寒稻粱少,万里孤难进。不惜充君厨(一作庖),为带边城信。’薛大称赏。时号鲍孤雁。”

宋.司马光,以赠温国公,因称司马温公。鲍当因事未顺从知府薛映之意,赋献《孤雁》诗以求和解。诗中以孤雁自比,先以天寒无食万里孤飞,表明处境之困窘;又以不辞劳苦、甘愿奉献自身的诚挚,来表明心迹。因而得到赞赏,化忤逆为好和。后因用为以诗解怨的典故。

清.李晖吉、徐灒《龙文鞭影》续集下卷:“宣咏孤雁(按:“宣”误,应为“当”。汉鲍宣未有咏孤雁事,且与薛映又非同代之人),骈贯双雕(唐高骈,字千里。少事朱叔明为司马。一日,有二雕并飞,骈曰:“我且贵,当中之。”一发竟贯二雕。众大惊,号为“落雕侍御”。事见新、旧《唐书》本传)。”


【词语鲍孤雁】   汉语词典:鲍孤雁

猜你喜欢

  • 一字褒贬

    晋杜预《春秋经传集解序》:“《春秋》虽以一字为褒贬,然皆须数字以成言。”孔颖达疏:“《庄二十五年》:‘陈侯使女叔来聘。’传曰:‘嘉之,故不名。’《僖二十五年》:‘卫侯 毁灭邢。’传曰:‘同姓也,故名。

  • 不知人间有羞耻事

    常用以指斥寡廉鲜耻之徒。语出宋.欧阳修《与高司谏书》:“昨日安道贬官,师鲁待罪,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,出入朝中,称谏官,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。”宋.李立仪《闲居赋》:“蒙不洁而反以衒鬻,蹈荆棘

  • 旧雨新知

    同“旧雨今雨”。元刘将孙《忆旧游》诗:“叹他乡异县,渺旧雨新知,历落情真。”见“旧雨今雨”。【词语旧雨新知】  成语:旧雨新知汉语大词典:旧雨新知

  • 拔山曲

    汉.司马迁《史记.项羽本纪》:项羽被刘邦围于垓下,兵少食尽,四面楚歌,“项王则夜起,饮帐中,有美人名虞,常幸从,骏马名骓,常骑之。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,自为诗曰:‘力拔山兮气盖世,时不利兮骓不逝(驰骋)

  • 燕相说郢书

    源见“郢书燕说”。比喻穿凿附会,曲解原意。清黄遵宪《杂感》诗:“燕相说郢书,越人戴章甫。”

  • 蛇影杯弓

    同“杯弓蛇影”。《红楼梦》八九回回目:“人亡物在公子填词,蛇影杯弓颦卿绝粒。”见“杯弓蛇影”。《红楼梦》89回目:“~颦卿绝粒。”【词语蛇影杯弓】  成语:蛇影杯弓汉语大词典:蛇影杯弓

  • 广陵散

    南朝 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雅量》:“嵇中散临刑东市,神气不变。索琴弹之,奏《广陵散》。曲终,曰:‘袁孝尼尝请学此散,吾靳固不与,《广陵散》于今绝矣!’”“广陵散”,本为琴曲名。后亦称事无后继、已成绝响

  • 曳尾言

    源见“曳尾泥涂”。指不受羁绊追求自由自在之理。清钱谦益《十一月初六日召对文华殿旋奉严旨革职待罪感恩述事》诗之十一:“庄子能悟逍遥理,只为精思曳尾言。”

  • 南阮

    源见“未能免俗”。借指侄辈。宋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卷十七:“邺王罗绍威喜文学,好儒士……江东有罗隐,为钱镠客,绍威申南阮之敬。隐以所著文章诗赋酬寄,绍威大倾慕之。”亦借指贫穷之家。清李渔《奈何天.媒欺》

  • 颓秀木

    《文选》卷五十三、三国魏.李萧远(康)《运命论》:“夫忠直之迕于主,独立之负于俗,理势然也。故木秀于林,风必摧之;堆出于岸,流必湍之;行高于人,众必非之。前鉴不远,覆车继轨,然而志士仁人犹蹈之而弗悔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