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高而不危,满而不溢

高而不危,满而不溢

地位虽高,但无倾危之忧;器物虽满,但无盈溢之患。 常用作戒骄戒奢之辞。语出《孝经.诸侯章》:“在上不骄,高而不危;制节谨度,满而不溢。高而不危,所以长守贵也;满而不溢,所以长守富也。”汉.刘向《说苑.敬慎》:“故士虽聪明圣智,自守以愚;功被天下,自守以让;勇力距世,自守以怯;富有天下,自守以廉。此所谓高而不危,满而不溢者也。”元.无名氏《赚蒯通》二折:“岂不闻古人有云:‘高而不危,满而不溢。’你休性执,劝不的。”也作〔满而不溢,高而不危〕。唐.张九龄《大唐金紫光禄大夫行侍中兼吏部尚书正平忠献公裴公碑铭》:“物恶有满而不溢,高而不危者哉?”又单引〔满而不溢〕。《管子.形势解》:“天之道,满而不溢,盛而不衰。”汉.桓宽《盐铁论.褒贤》:“满而不溢,泰而不骄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杞国痛天摧

    源见“杞人忧天”。喻指忧虑国家危亡。宋黄庭坚《次韵子瞻武昌西山》:“谪去长沙忧服入,归来杞国痛天摧。”

  • 鸾胶续

    同“鸾胶续弦”。宋 陶穀《风光好》词:“待得鸾胶续,断弦是何年?”

  • 与人方便,自己方便

    你给别人方便,你自己也会得到方便。语出元.施君美《幽闺记.皇华悲遇》:“罢罢罢,自古道‘与人方便,自己方便。’看你这两个妇人,也不是已下人家的。我这里不留你,前途恐遇不良之人;留你在此,怕有官员每来往

  • 大同小异

    《庄子.天下》:“大同而与小同异,此谓之小同异;万物毕同毕异,此谓之大同异。”后以“大同小异”指事物大体相同略有差异。北魏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.宋云惠生使西域》:“西胡风俗,大同小异。”并列 大体一样,

  • 冰雪心

    参见:兰心蕙质

  • 南阳卧

    同“南阳高卧”。唐韩偓《寄隐者》诗:“渭滨晦迹南阳卧,若比吾徒更寂寥。”

  • 南阳佳气

    《后汉书.光武帝纪上》载:东汉光武帝刘秀,字文淑,南阳人,“光武初骑牛,杀新野尉乃得马。”又《光武帝纪论》:“及王莽篡位,忌恶刘氏,以钱文有金刀,故改为货泉,或以货泉字文为‘白水真人’。后望气者苏伯阿

  • 沧洲趣

    源见“沧洲”。指隐居生活的闲适情趣。南朝 齐谢朓《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》诗:“既欢怀禄情,复协沧洲趣。”唐刘长卿《送郑说之歙州谒薛侍郎》诗:“老得沧洲趣,春伤白首情。”

  • 明离

    《易.离》:“明两作离,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。”孔颖达疏:“离为日,日为明。今有上下二体,故云明两作离也。”后因以“明离”指太阳。南朝梁简文帝《〈昭明太子集〉序》:“昭明太子县明离之极照,履得一之休征。

  • 西宫灾

    《公羊传.僖公二十年》:“西宫灾,何以书?”春秋时,鲁僖公因受齐桓公的胁制,只得把齐国的陪嫁女作为正妻,而把楚国嫁来为妻的女子废居西宫为嫔妃。所谓“西宫灾”即指受不到君主宠幸的妃子,只能悲愁西宫,寂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