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驷马难追

驷马难追

驷:古代一车驾四马,因以称四马所驾之车。形容速度快,驷马亦无法追赶。比喻既成事实不可挽回。出自五代后晋出帝石重贵之事迹。石重贵,石敬瑭之从子,沙陀人。天福七年(942年)即帝位。开运三年(946年),后晋被契丹所灭,石重贵被封为郑王。国破时,石重贵曾让学士范质代自己和皇太后各草降表一封。在皇太后的降表中说道:“皇帝阿翁(指契丹皇帝)曾在危难之中挽救了石氏一族,并帮助建立了晋朝,但晋的子弟却不能继续保持友好的关系,反而辜负了皇帝阿翁的恩义,不断出兵攻伐,以至形成了驷马难追的局面,这实在是罪由自取。

【出典】:

新五代史》卷17《晋家人传第五·高祖皇后李氏传》177页:“妾伏念先皇帝顷在并、汾,适逢屯难,危同累卵,急若倒悬,智勇俱穷,朝夕不保。皇帝阿翁发自冀北,亲抵河东,跋履山川,逾越险阻。立平臣孽(niè聂),遂定中原,救石氏之覆亡,立晋朝之社稷(jì寂)。不幸先帝厌代,嗣子承桃(tiāo挑),不能继好息民,而反亏恩辜义。兵戈屡动,驷马难追,戚实自贻(yí宜),咎(jiù救)将谁执!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欧阳修《笔说·驷不及舌说》:“俗云:一言出口,驷马难追。《论语》所谓‘驷不及舌’也。” 明·徐《杀狗记·谏兄触怒》:“今日一语较交,他时驷马难追。”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5:“自古道,一言既出,驷马难追。他既有言在前,如今怪不得我了。” 巴金《秋》四:“你记住:‘大丈夫一言既出,驷马难追’,不要反悔啊!”


主谓 比喻说过的话不能收回,既成的事实不能挽回。《新五代史·晋书·高祖皇后李氏传》:“不幸先帝厌代,嗣子承祧,不能继好息民,而反亏恩负义、兵戈屡动,~,戚实自贻。”明·徐��《杀狗记·谏兄触怒》:“今日一语轻交,他时~。”△多用于描述遵守承诺方面。 →驷不及舌 ↔信口开河。也作“驷马不追”、“驷马莫追”。


【词语驷马难追】  成语:驷马难追汉语词典:驷马难追

猜你喜欢

  • 流霞

    汉王充《论衡.道虚》:“曼都(项曼都)好道学仙,委家亡去,三年而返。家问其状,曼都曰:‘……有仙人数人,将我上天,离月数里而止,见月上下幽冥,幽冥不知东西。居月之劳,其寒凄怆,口饥欲食,仙人辄饮我以流

  • 三日香

    源见“荀令香”。形容高士或大臣的高雅风采。唐上官仪《和太尉戏赠高阳公》:“天津一别九秋长,岂若随闻三日香。”【词语三日香】   汉语大词典:三日香

  • 南纪

    《诗.小雅.四月》:“滔滔江 汉,南国之纪。”郑玄笺:“江也、汉也,南国之大水,纪理众川,使不壅滞;喻吴 楚之君能长理旁侧小国,使得其所。”后因以指南方。南朝 梁江淹《王侍中为南蛮校尉诏》:“赞政南纪

  • 露地牛

    同“露白地牛”。宋朱熹《借韵呈府判张文既以奉箴且救教药》:“飞腾莫羡摩天鹄,纯熟须参露地牛。”【词语露地牛】   汉语大词典:露地牛

  • 投鼠

    同“投鼠忌器”。明陆采《怀香记.鞫询香情》:“流言欲成投鼠误,偏惑犹然见豕讹。”【词语投鼠】   汉语大词典:投鼠

  • 针楼

    同“穿针楼”。唐沈佺期《牛女》诗:“粉席秋期缓,针楼别怨多。”唐 陈元初《忆长安.七夕》诗:“七夕针楼竞出,中元香供初移。”【词语针楼】   汉语大词典:针楼

  • 治天下匠

    治:治理。天下:国家。匠:有专门技能的人。此典指耶律楚材驳斥造弓匠常八斤儒者无用的说法,自喻为治理国家的专门人材。耶律楚材(1190-1244年),字晋卿,契丹人,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九世孙。自幼学儒,博

  • 灵河

    源见“牛郎织女”。指银河。隋萧琮《奉和月夜观星》:“灵河隔神女,仙辔动星牛。”【词语灵河】   汉语大词典:灵河

  • 甑生尘

    同“甑中生尘”。唐刘禹锡《学阮公体》诗:“不学腰如磬,徒使甑生尘。”【词语甑生尘】  成语:甑生尘汉语大词典:甑生尘

  • 喣沫

    源见“相濡以沫”。喻同处困难互相帮助。清赵翼《六哀》诗:“识士于未遇,援手已高谊。不论遇不遇,喣沫情更挚。”【词语喣沫】   汉语大词典:喣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