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饭颗嘲杜甫

饭颗嘲杜甫

源见“饭颗山”。讥人作诗拘谨辛苦。金元好问《天涯山》诗:“诗狂他日笑遗山,饭颗不妨嘲杜甫。”


【典源】《旧唐书·杜甫传》:“天宝末诗人,(杜) 甫与李白齐名,而白自负文格放达,讥甫龌龊,而有饭颗山之嘲诮。”唐·孟棨《本事诗· 高逸第三》:“ (李白) 尝言兴寄深微,五言不如四言,七言又其靡也,况使束于声调俳优哉! 故戏杜曰:‘饭颗山头逢杜甫,头戴笠子日卓午。借问别来太瘦生,总为从前作诗苦。’盖讥其拘束也。”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·轻佻》:“李白戏赠杜甫曰:‘长乐坡前逢杜甫,头戴笠子日卓午。借问形容何瘦生? 只为从来学诗苦。’”

【今译】 唐代天宝年间诗人中,杜甫(字子美) 与李白齐名,而李白认为自己文风豪放旷达,认为杜甫太拘泥计较格律,束缚了情感、内容。曾作诗戏赠杜甫道:“饭颗山头遇见杜甫,头戴着竹笠正当午。问一声为什么这么瘦?都因为从前作诗太辛苦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作诗文辛苦,使身体消瘦; 也泛指吟诗作文。

【典形】 嘲饭、嘲饭颗、杜甫山、杜瘦、饭颗嘲杜甫、饭颗山、饭山瘦、诗中瘦、瘦如饭颗、子美瘦、瘦拾遗、相逢瘦、饥吟饭颗山、山头杜甫、相嘲饭颗山、饭山嘲、作诗瘦。

【示例】

〔嘲饭〕 明·杨慎《清江引·康良卿席上》:“仙娥句笑盐,狂客诗嘲饭,青鸾寄书西去懒。”

〔嘲饭颗〕 宋·苏轼《徐使君分新火》:“从来破釜跃江鱼,只有清诗嘲饭颗。”

〔杜甫山〕 清·王夫之《出郭赴李缓山之约》:“笛声恰在桓伊步,饭颗初逢杜甫山。”

〔杜瘦〕 清·程先贞《乙未元日》:“饭颗相逢怜杜瘦,糠稃自食逊陈肥。”

〔饭颗嘲杜甫〕 金·元好问 《天涯山》:“诗狂他日笑遗山,饭颗不妨嘲杜甫。”

〔饭山瘦〕 宋·苏轼《答孔周翰求书与诗》:“征西自有家鸡肥,太白应惊饭山瘦。”

〔诗中瘦〕 明·李东阳《答奚元启四首次韵》:“老年正坐诗中瘦,尘世惟笑病里闲。”

〔瘦如饭颗〕 宋·陆游《春来食不继戏作》:“瘦如饭颗吟诗面,饥似柴桑乞食身。”

〔子美瘦〕 宋·苏轼《次歆正辅表兄江行见桃花》:“尔来子美瘦,正坐作诗苦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诗裁锦囊

    源见“锦囊佳句”。谓积累诗作。元沈禧《一枝花》曲:“诗裁锦囊奚奴捕,醉压雕鞍侍女扶。”

  • 不知人间有羞耻事

    常用以指斥寡廉鲜耻之徒。语出宋.欧阳修《与高司谏书》:“昨日安道贬官,师鲁待罪,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,出入朝中,称谏官,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。”宋.李立仪《闲居赋》:“蒙不洁而反以衒鬻,蹈荆棘

  • 朱鲔涉血

    《文选》卷四三丘迟《与陈之伯书》唐.李善注引谢承《后汉书》:“光武(刘秀)攻洛阳,朱鲔(音wěi)守之。上令岑彭说鲔曰:‘赤眉已得长安,更始(注:指刘玄)为胡殷所反害,谁为守乎?’鲔曰:‘大司徒公被害

  • 得鹿

    源见“蕉鹿梦”。指虚幻的人世富贵。宋陆游《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为韵》之七:“谁知叹亡羊,但喜有得鹿。”源见“中原逐鹿”。喻称取得天下。唐温庭筠《经五丈原》诗:“下国卧龙空寤主,中原得鹿不

  • 左持蟹螯右持酒

    同“左持螯,右持杯”。明唐寅《江南四季歌》:“左持蟹螯右持酒,不觉今朝又重九。”

  • 同梦

    《诗.齐风.鸡鸣》:“虫飞薨薨,甘与子同梦。”毛传:“古之夫人配其君子,亦不忘其敬。”郑玄笺:“虫飞薨薨,东方且明之时,我犹乐与子卧而同梦,言亲爱之无已。”后用为夫妻情深之典。柳亚子《席上赋赠蔡贤初将

  • 樱酪

    宋.赵令畤《侯鲭录》:“杜牧之(唐诗人杜牧字)《和裴杰新.樱桃》诗云:‘忍去烹酥酪,从将玩玉盘。流年如可驻,何必九华丹。’遂知唐人已用樱桃荐(献)酪也。”樱酪,是用樱桃和以糖做成的果浆食品。此种食品唐

  • 张纲弃车辙

    同“张纲埋轮”。清毛奇龄《维扬赠姜侍御图南巡盐》诗:“此方怀旧得遗烈,汉代张纲弃车辙。”

  • 生事之以礼,死葬之以礼,祭之以礼

    当父母在时,依礼去侍奉;当父母去世后,依礼去埋葬,依礼去祭祀。 古指子女对父母尽孝之道。语出《论语.为政》:“孟懿子问孝,子曰:‘无违’。樊迟御,子告之曰:‘孟孙问孝于我,我对曰无违。’樊迟曰:‘何

  • 盗憎主人,民恶其上

    盗贼憎恨主人,百姓讨厌当官的。 形容乱世社会骚扰,人际关系紧张。语出《左传.成公十五年》:“伯宗每朝,其妻必戒之曰:‘盗憎主人,民恶其上。子好直言,必及于难。’”南朝.梁元帝《金楼子.后妃》:“(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