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风禾尽起

风禾尽起

源见“复风之报”。谓顺应天心,得到天助。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辛亥革命.武昌起义清方档案》:“如必不得已,则请去监国之号,仍以醇亲王暂行摄政,以示贬损,如诸臣带罪图功之例。衮衣东归,风禾尽起。此上策也。”


兼语 比喻顺应天心,获得天助。语本《尚书·金滕》:“秋,大熟。未获,天大雷电以风,禾尽偃……王出郊,天乃雨,反风,禾则尽起。”《辛亥革命·武昌起义清方档案·清史条陈》:“如必不得已,则请去监国之号,仍以醇亲王暂行摄政,以示贬损,如诸臣带罪图功之例。衮衣东归,~,此上策也。”△多用于情状方面。


【词语风禾尽起】  成语:风禾尽起汉语词典:风禾尽起

猜你喜欢

  • 井中视星

    比喻一个人若为私心所蔽,则所见甚小。《尸子.广泽》:“因井中视星,所视不过数星。”清代陈澧《东塾读书记.诸子书》:“自丘上以视,则见其始出,又见其入,非明益也,势使然也。夫私心,井中也。公心,丘上也。

  • 丘壑之念

    源见“一丘一壑”。指隐逸的心愿。金王若虚《茅先生道院记》:“予世之散人也,才能无取于人,而功名不切于己,虽寄迹市朝,而丘壑之念未尝一日忘。”

  • 修文偃武

    谓修明文教,停止战备。《隋书·杨素传》: “我有隋之御天下也,于今二十有四年,虽复外夷侵叛,而内难不作,修文偃武,四海晏然。” 参见:○归马放牛见“偃武修文”。偃,放下、停止。《警世通言》卷21:“隐

  • 壶中日永

    同“壶中天”。唐许浑《赠萧炼师》诗:“壶中知日永,掌上畏年侵。”

  • 相对如宾

    同“相敬如宾”。清李渔《慎鸾交.赠妓》:“我和他呵,避瓜防李,终朝相对如宾。”见“相敬如宾”。明·张岱《天保九如》:“齐眉举案,~。”【词语相对如宾】  成语:相对如宾

  • 金瓯

    金瓯(ōu欧):黄金之瓯,盛酒器。喻指疆土完整,政权巩固。南朝梁大同年间,武帝萧衍曾夜间梦见中原地区的州牧、郡守都以地来降,满朝文武隆重庆贺。醒来之后,非常高兴。天明以后向中书舍人朱异谈了此事,朱异说

  • 酆剑

    见“丰剑”。【词语酆剑】   汉语大词典:酆剑

  • 伤禽畏弦

    源见“空弦落雁”。喻受过打击者害怕再受重创。清文廷式《广谪仙怨》词:“相臣狡兔求窟,国论伤禽畏弦。”

  • 孙康勤苦

    同“孙康映雪”。唐 慕幽《灯》诗:“孙康勤苦谁能念,少减馀光借与伊。”

  • 辋川图

    唐.朱景玄《唐朝名画录》:“王维字摩诘,……复画辋川图,山谷郁盘,云飞水动,意出尘外,怪生笔端。”宋.郭若虚《图画见闻志》:“唐王维善画山水人物,笔踪雅壮,体涉古今。尝于清凉寺壁画辋川图,岩岫盘郁,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