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陈平宰社

陈平宰社

指陈平分肉公平合理。后以此典比喻办事公平合理,有才干。陈平(?——前178年),阳武(今河南原阳东南)人,年少时家里贫穷,但喜欢读书,有理想抱负。有一次,乡里举行祭社聚会,祭社要用肉,祭社结束,祭肉就要分掉,大家推陈平主持分肉,陈平分肉很平均。街坊父老都夸奖说:“好,陈平分肉合理!”陈平说:“唉,将来假如我陈平有机会分天下财物,也会像分肉这样合理呀!”秦末,陈胜起义,立魏咎为魏王,陈平投魏王咎,为太仆(管舆马和马政),因说魏王不听,又受同僚排挤,离魏王,从项羽入关,任都尉(比将军略低的武官),不久,投刘邦,任护军中尉(尽护诸将)。楚、汉战争中,建议用反间计使项羽去谋士范增,并以爵位封地笼络大将韩信等,都被刘邦采纳。刘邦被匈奴围于平城(今山西大同市西北),他出秘计,使刘邦脱险。汉朝建立,他封曲逆(治所今河北完县东南)侯,历任惠帝、吕后时丞相,吕后死,陈平与周勃等人定计,诛杀吕产、吕禄等,迎立汉文帝即位,任丞相。此典又作“陈平分肉”、“社肉必均”、“陈平社”、“曲逆宰肉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56《陈丞相世家》2052页:“里中社,平为宰,分肉食甚均。父老曰:‘善,陈孺子之为宰!’平曰:‘嗟呼,使平得宰天下,亦如是肉矣!’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杜甫《社日两篇》:“陈平亦分肉,太史竟论功。” 唐·张祜《忆江东旧游》:“岁储虽自乏,社肉必均秤。” 金·李俊民《即事》:“谁能宰似陈平社,那免悲如宋玉秋。” 元·马致远《女冠子》:“陈平宰社,买臣负薪,相如沽酒。” 清·计元坊《励志诗》:“曲逆方宰肉,一乡已称善。”


【典源】《史记·陈丞相世家》:“里中社,(陈)平为宰,分肉食甚均。父老曰:‘善,陈孺子之为宰!’平曰:‘嗟乎,使平得宰天下,亦如是肉矣!’”《汉书·张陈王周传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 汉代陈平少时家贫,但好读书,有抱负。有一次乡里举行社日聚会,轮到陈平主持,分肉食很平均。街坊父老都夸奖说:“真好,陈家后生主持分配!”陈平说:“唉,如果让我治理天下,也会像分肉这样啊!”陈平后仕汉,封为曲逆侯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称人办事公正合理,说明有大的才干。

【典形】 陈平分肉、陈平社、陈平宰社、曲逆宰肉、社肉必均、临俎有远意、割肉陈平。

【示例】

〔陈平分肉〕 唐 · 杜甫 《社日两篇》:“陈平亦分肉,太史竟论功。”

〔陈平社〕 清·李俊民《即事》:“谁能宰似陈平社,那免悲如宋玉秋。”

〔陈平宰社〕 元 · 马致远 《女冠子》:“陈平宰社,买臣负薪,相如沽酒。”

〔曲逆宰肉〕 清·计元坊《励志诗》:“曲逆方宰肉,一乡已称善。”

〔社肉必均〕 唐·张祜《忆江东旧游》:“岁储虽自乏,社肉必均秤。”


【词语陈平宰社】  成语:陈平宰社汉语词典:陈平宰社

猜你喜欢

  • 伯喈倒屣

    同“倒屣迎宾”。南朝 陈徐陵《答李颙之书》:“子桓虚坐,宁不敬期;伯喈倒屣,固以相属。”

  • 白石道人

    源见“叱石为羊”。羊的代称。《事物异名录.兽畜》引明黄一正《事物绀珠》:“羊,一名白石道人。”【词语白石道人】  成语:白石道人汉语大词典:白石道人

  • 屠国

    源见“屠牛朝歌”。喻宰制天下,治理国家。唐柳宗元《天对》:“奋刀屠国,以髀髋厥商。”【词语屠国】   汉语大词典:屠国

  • 沮溺

    《论语.微子》:“长沮、桀溺耦(音ǒu,偶,二人并耕)而耕,孔子过之,使子路问津焉。长沮和桀溺是楚国两位隐士的化名。这两个人在天下动乱之时,主张避世隐遁,反对孔子入世救世的主张,故孔子使子路问津,他们

  • 五弟训禽荒

    《尚书.夏书.五子之歌》:“太康失邦,昆弟五人,须于洛汭,作《五子之歌》。”《史记》卷二《夏本纪》:“夏后帝启崩,子帝太康立。帝太康失国,昆弟五人,须于洛汭,作《五子之歌》。”南朝宋.裴骃《史记集解》

  • 云龙鱼水

    同“云龙风虎”。清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十四:“宣宗幸万寿山 玉阑堂,锡宴十五老臣……云龙鱼水,夫岂偶然?”并列 云龙相从,鱼水相谐。比喻君臣知遇相得。清·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14:“宣宗幸万寿山玉澜堂

  • 舟藏万壑春

    源见“藏舟去壑”。比喻事物永远生生息息,变化无穷。清王夫之《广落花诗》之十九:“霎时雨警三更梦,大力舟藏万壑春。”

  • 思人树

    源见“召公棠”。指甘棠树,贤者留有德政仁爱之树。唐柳宗元《种柳戏题》诗:“好作思人树,惭无惠化传。”宋王十朋《杉》诗:“记得先人手自栽,森然千尺尽成材。翠丝结作思人树,他日儿孙岂忍摧?”【词语思人树】

  • 干方

    《诗.大雅.韩奕》:“干不庭方,以佐戎辟。”后以“干方”谓安定和治理国家。《晋书.王浑传》:“今陛下出攸之国,假以都督虚号,而无典戎干方之实,去离天朝,不预王政。”【词语干方】   汉语大词典:干方

  • 柳惠三黜

    《论语.微子》:“柳下惠为士师,三黜。人曰:‘子未可以去乎?’曰:‘直道而事人,焉往而不三黜?枉道而事人,何必去父母之邦?’”后因以“柳惠三黜”表示因坚持直道而官场失意,屡受挫折。三国 魏嵇康《答难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