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阪上走丸

阪上走丸

阪,山坡,斜坡。丸,弹丸。在斜坡上弹丸顺势滚下,比喻迅疾快捷。蒯通,即蒯彻,西汉初范阳(今河北定兴南固城镇)人。为人多智,有辩才。汉惠帝时,为丞相曹参宾客。著有《隽永》81篇。在秦末楚汉起事初期,陈胜的部将武臣平定了赵地,号武信君,准备攻打范阳。蒯通对范阳令徐公说:“赵武信君(武臣)要接见我,我将对他说:‘徐公准备开城投降,如果您不优待他,其他城郡长官会说:范阳令率先投降却被杀死,他们必将死守其城。如果您用华贵的帝王所乘的车辇去迎接并礼遇徐公,让他乘车在燕赵一带驰骋;那么其他城郡长官会说:范阳令首先归顺而享富贵,他们必定会相率投降,就像在斜坡上滚下弹丸一样迅速。’”徐公听后再三道谢,派车马送蒯通见武信君。武信君听了蒯通的分析后,果然优待徐公。燕赵各郡听说后,三十多座城郡纷纷投降。后以此典谓事态发展迅速,亦以形容人的口才伶俐善辩,说话流利无碍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45《蒯通传》2159、2160页:“楚汉初起,武臣略定赵地,号武信君。(蒯)通说范阳令徐公曰:‘……通且见武信君而说之,曰:……(范阳令)欲以其城先下君。先下君而君不利〔之〕,则边地之城皆将相告曰范阳令先降而身死,必将婴城固守。……为君计者,莫若以黄屋朱轮迎范阳令,使驰骛于燕赵之郊,则边城皆将相告曰:范阳令先下而身富贵,必相率而降,犹如阪上走丸也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南朝宋·鲍照《观漏赋》:“时不留乎激矢,生乃急于走丸。” 五代·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·走丸之辩》:“张九龄善谈论,每与宾客议论经旨,滔滔不竭,如下阪之丸也。”


【词语阪上走丸】  成语:阪上走丸汉语词典:阪上走丸

猜你喜欢

  • 百二险

    同“百二雄”。元袁桷《送马伯庸御史奉使河西》诗之二:“古云百二险,夸诞生甲兵。”

  • 棠阴

    同“棠树”。南朝梁简文帝《罢丹阳郡往与吏民别》诗:“柳栽今尚在,棠阴君讵怜。”唐刘长卿《馀干夜宴奉饯前苏州韦使君新除婺州作》诗:“幸容栖托分,犹恋旧棠阴。”【词语棠阴】   汉语大词典:棠阴

  • 牙旷手

    源见“伯牙鼓琴”、“师旷清耳”。借指音乐大师。宋韩维《览梅圣俞诗编》诗:“安得牙 旷手,提耳发其聪。”

  • 潘鬓

    《文选》卷十三晋潘岳《秋兴赋序》:“晋十有四年,余春秋三十有二,始见二毛(黑发间生白发,故称二毛)。”又《秋兴赋》:“悟时岁之遒(紧迫;急迫)尽兮,慨俛(同俯)首而自省。斑鬓髟(音biāo,长发下垂的

  • 牧羊读书

    《三国志.魏书.杨俊传》:“俊转避地并州,本郡王象少孤特,为人仆隶,年十七、八,见使牧羊而私读书,因被箠楚。俊嘉其才质,即赎象著家,聘娶立屋,然后与别。”三国时,魏人王象为人牧羊而读书不辍。后因用为勤

  • 忘忧物

    三国 魏曹操《短歌行》:“何以解忧?惟有杜康。”后因称酒为“忘忧物”。晋陶潜《饮酒》诗之七:“泛此忘忧物,远我遗世情。”唐白居易《钱湖州以箬下酒李苏州以五酘酒相次寄到无因同饮聊咏所怀》诗:“劳将箬下忘

  • 栽花潘岳

    源见“河阳一县花”。泛指善治理、有政绩的地方官。明徐渭《寿吴溧水》诗:“栽花潘岳垂青简,飞舄王乔觐紫宸。”

  • 信陵醇酒

    同“近妇饮醇”。清 丘逢甲《寄怀谢四颂丞台湾》诗之二:“信陵醇酒意,潦倒几英雄?”

  • 尊其所闻则高明,行其所知则光大

    尊:通“遵”。高明:高超明智。光大:广大,宽宏。 遵从自己之所闻,就高超明智,实行自己之所知,就广博宽宏。 表示治学要有本有据。语出《汉书.董仲舒传》董仲舒对策:“曾子曰:‘尊其所闻则高明矣,行其

  • 郿坞之计

    源见“燃脐”。借指奸佞为篡国夺权或享乐终老所作的准备或打算。明陶宗仪《辍耕录.老苗》:“筑营德胜堰,周围三四里,子女玉帛皆在焉,且以为郿坞之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