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长城自坏

长城自坏

宋书.檀道济传》载:晋末,檀道济宋武帝刘裕创立政权,战功卓著。宋文帝时又率兵伐魏,连战皆捷,巩固了宋家江山。檀官至司空,几个儿子才气横溢,部下亦居要职。宋文帝疑忌,借故将其杀害。临刑,檀道济“脱帻投地曰:‘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。’”后遂以“长城自坏”谓无故杀戮重臣,危及国家安全。元潘纯《题岳武穆坟》诗:“江左长城真自坏,邺中明月竟谁歌?”清王浚《谒岳忠武庙》诗:“长城自坏天难问,半壁偏安主厚颜。”


【典源】《宋书·檀道济传》:“ (檀)道济立功前朝,威名甚重,左右腹心,并经百战,诸子又有才气,朝廷疑畏之。……于是收道济及其子给事黄门侍郎植、司徒从事中郎粲……等八人,并于廷尉伏诛。……初,道济见收,脱帻(ze) 投地曰:‘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!’”

【今译】 南朝宋檀道济在晋末时跟随刘裕 (宋武帝) 创立政权,屡建战功。宋文帝时,又率兵伐魏,连战皆捷,官至司空,威权日重。他的心腹下属,都身经百战,几个儿子又都有才气,于是遭到朝廷的疑忌,后来朝廷终于借故收捕了檀道济和他的儿子等人,并将他们处死。在道济被捕时,他把头巾掷于地上说:“这是毁坏了你家的万里长城!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统治集团内部自相残杀或杀害功臣; 也以“万里长城”等借指守边的将领。

【典形】 长城、长城坏、长城隳道济、长城自坏、坏长城、江左长城、塞上长城、万里长城、自坏万里城、长城君自坏。

【示例】

〔长城〕 唐·高适《酬河南节度使贺兰大夫见赠》:“股肱瞻列岳,唇齿赖长城。”

〔长城隳道济〕 清·朱彝尊《岳忠武王墓》:“长城隳道济, 大勇丧成��。 ”

〔长城自坏〕 清·王峻《谒岳忠武庙》:“长城自坏天难问,半壁偏安主厚颜。”

〔坏长城〕 清·陈伦《张循王墓》:“风波万里坏长城,三字翻称廷尉平。”

〔江左长城〕 元·潘纯《题岳武穆王坟》:“江左长城真自坏,邺中明月竟谁歌。”

〔塞上长城〕 宋·陆游《书愤》:“塞上长城空自许,镜中衰鬓已先斑。

〔万里长城〕 唐·杜牧《夏州崔常侍少常亚列》:“三边要高枕,万里得长城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桑门

    梵语‘‘沙门”异译,指僧侣和尚,《后汉书.楚王英传》:“楚王诵黄老之微言,尚浮屠之仁祠,絜斋三月,与神为誓,何嫌何疑,当有悔吝?其还赎,以助伊蒲塞桑门之盛馔。”唐李贤注:“伊蒲塞,即优婆塞也,中华翻为

  • 弘阁

    源见“东阁招贤”。喻指延纳贤才、款待宾客之所。唐白居易《岁夜咏怀兼寄思黯》:“陶窗与弘阁,风景一时新。”

  • 悲良弓

    源见“烹狗藏弓”。表示对功高被弃或被诛者的悲叹。景耀月《读史感言》诗:“鸟去悲良弓,弃置如遗垢。”【词语悲良弓】   汉语大词典:悲良弓

  • 洛城尘

    同“京洛尘”。唐杜牧《宣城送萧兵曹》诗:“舟寒句溪雪,衣故洛城尘。”

  • 先茅之县

    《左传.僖公三三年》:“文公以为下军大夫。反自箕,襄公以三命,命先且居将中军,以再命,命先茅之县赏胥臣,曰:‘举郤缺,子之功也。’……”晋文公采纳胥臣的建议,虽郤缺父亲有罪,而仍重用郤缺,任命他为下军

  • 何相万钱

    同“何曾食万钱”。清蒲松龄《青鱼行》:“何相万钱买食具,尤自云无下箸处。”

  • 回日轮

    同“回天倒日”。清归庄《读心史七十韵》:“一夫挥长戈,力能回日轮。”

  • 凤脑

    晋王嘉《拾遗记.周穆王》:“时已将夜,王设长生之灯以自照,一名恒辉。又列璠膏之烛,遍于宫内。又有凤脑之灯。”后因以“凤脑”为油灯或灯油的美称。唐王勃《守岁序》:“鱼鳞布叶,烂五色而翻光;凤脑吐花,灿百

  • 寒具手

    源见“桓玄寒具油”。谓会弄脏珍贵字画的手。形容观赏书画,小心珍爱。宋陆游《西窗》诗:“看画客无寒具手,论书僧有折钗评。”【词语寒具手】   汉语大词典:寒具手

  • 藕断丝联

    同“藕断丝连”。宋黄机《满庭芳.次仁和韵时欲之官永兴》词:“人道郴阳无雁,奈情钟藕断丝联。”见“藕断丝连”。宋·黄机《满庭芳》词:“人道郴阳无雁,奈情钟,~。”【词语藕断丝联】  成语:藕断丝联汉语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