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长卿多病

长卿多病

指司马相如称病不参与政务。后以此典喻文人称病家居,不慕做官。司马相如(前179年——前117年),字长卿,蜀郡成都(今四川成都)人。因慕蔺相如为人,故更名相如。少时好读书,口吃而善著书,并可击剑、弹琴。他有消渴疾(即糖尿病),与临邛(Qióng穷,今四川邛崃县)才女卓文君结夫妻,卓父分给钱财。他入仕做官后,一直不肯参与政务而称病闲居,不慕官爵。曾任孝文园令。后又因病免职,住在茂陵(今陕西兴平县东北)。著有《子虚》、《上林》、《大人》等赋,文词富丽,篇末寄寓讽谏,他是西汉辞赋家。此典又作“多病马卿”、“消渴”、“临邛渴”、“相如渴病”、“多病文园”、“病渴”、“病损茂陵”、“文园病客”、“相如病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117《司马相如列传》3053、3056、3063页:“相如口吃(讲话时常语言中断或重复,情绪紧张时更严重,是习惯性语言缺陷)而善著书。常有消渴(中医学病名。因口渴、易饥、尿多、消瘦,故名。本症有糖尿病等)疾。与卓氏婚,饶(多)于财。其进仕宦(shì huàn世换,任职做官),未尝(不曾)肯(愿意)与(yù玉,参加)公卿(原指三公、九卿。此处指朝廷中高级官员)国家之事,称病闲居,不慕官爵。”“相如拜(用一种礼节授给官职)孝文园令(掌管汉文帝刘恒陵园之长官。秩六百石)。”“相如既病免,家居茂陵。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杜甫《上韦左相二十韵》:“长卿多病久,子夏索居频。” 唐·杜甫《即事》:“多病马卿无日起,穷途阮籍几时醒。” 唐·杜甫:“秋日夔府咏怀一百韵》:“飘零仍百里,消渴已三年。” 唐·李商隐《令狐八拾遗綯见招送裴十四归华州》:“嗟余久抱临邛渴,便欲因君问钓矶。” 宋·黄庭坚《以梅馈晁深道戏赠》:“相如渴病应须此,莫与文君蹙远山。” 宋·张元干《十月桃》:“有多情多病文园,向雪后寻春,醉里凭栏。” 宋·吴文英《忆旧游·别黄澹翁》:“叹病渴凄凉,分香瘦减,两地看花。” 宋·张炎《解连环·拜陈西麓墓》:“纵荷衣未改,病损茂陵,总是离索。” 元·张埜《夺锦标·七夕》:“谁念文园病客?夜色沉沉,独抱一天岑寂。” 明·冯惟敏《新水令·又仰高亭自寿》:“心不关杜甫愁,身不惹相如病。”


【典源】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 (相如) 常有消渴疾。与卓氏婚,饶于财。其进仕宦,未尝肯与公卿国家之事,称病闲居,不慕官爵。”曾“拜为孝文园令”。“相如既病免,家居茂陵。”

【今译】 汉代司马相如 (字长卿) 患有消渴疾 (即糖尿病),与临邛才女卓文君结为夫妻,富有钱财。他入仕做官后,一直不肯参与政务而称病闲居,不慕官爵。相如曾任孝文园令,后又因病免职,住在茂陵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称文人抱病有疾。

【典形】 病渴、病损茂陵、长卿多病、多病马卿、多病文园、临邛渴、文园病客、相如病、相如渴病、消渴、渴杀病相如、相如渴疾、病损文园、相如酒渴、相如病久、茂陵无病、文园多病、病茂陵、马卿带疾、病渴人、病相如、文园谢病、长卿病、司马渴、相如渴。

【示例】

〔病渴〕 宋·吴文英《忆旧游·别黄澹翁》:“叹病渴凄凉,分香瘦减,两地看花。”

〔病损茂陵〕 宋·张炎《解连环·拜陈西麓墓》:“纵荷衣未改,病损茂陵,总是离索。”

〔长卿多病〕 唐·杜甫《上韦左相二十韵》:“长卿多病久,子夏索居频。”

〔多病马卿〕 唐·杜甫《即事》:“多病马卿无日起,穷途阮籍几时醒。”

〔多病文园〕 宋·张元干 《十月桃》:“有多情多病文园,向雪后寻春,醉里凭栏。”

〔临邛渴〕 唐·李商隐《令狐八拾遗綯见招送裴十四归华州》:“嗟余久抱临邛渴,便欲因君问钓矶。”

〔文园病客〕 元·张埜《夺锦标·七夕》:“谁念文园病客? 夜色沉沉,独抱一天岑寂。”

〔相如病〕 明·冯惟敏《新水令·又仰高亭自寿》:“心不关杜甫愁,身不惹相如病。”

〔相如渴病〕 宋·黄庭坚《以梅馈晁深道戏赠》:“相如渴病应须此,莫与文君蹙远山。”

〔消渴〕 唐·杜甫《秋日夔府咏怀一百韵》:“飘零仍百里,消渴已三年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海上有逐臭之夫

    表示人备有所爱好。故事出在《吕氏春秋.遇合篇》:“人有大臭者,其亲戚兄弟,妻妾知识,无能与居者,自苦而居海上。海上人有悦其臭者,昼夜随之而弗能去。”后多引作〔海上有逐臭之夫〕。三国.魏.曹植《与杨德祖

  • 远到

    源见“远到之器”。称人才德高远,必有远大前程。《新唐书.萧嵩传》:“时崔琳、王丘、齐澣皆有名,以嵩少术学,不以辈行许也。独姚崇称其远到。”【词语远到】   汉语大词典:远到

  • 呼卢喝雉

    《晋书.刘毅传》:“后在东府聚,摴蒲大掷(注:摴蒲,又作樗蒱,是一种掷骰决胜负的博戏名称),一判至数百万。余人并黑犊以还,惟刘裕及毅在后。毅次掷得雉,大喜,褰衣绕床叫。谓同坐曰:‘非不能卢,不事此耳。

  • 仰不愧于天,俯不怍于人

    《孟子.尽心上》:“君子有三乐,而王天下不与存焉。父母俱存,兄弟无故,一乐也;仰不愧于天,俯不怍(惭愧)于人,二乐也;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,三乐也。”抬头无愧于天,低头无愧于人。后因以“仰不愧于天俯不作

  • 彼一时,此一时

    《孟子.公孙丑下》:“彼一时,此一时也。五百年必有王者兴,其间必有名世者。”那是一个时候,现在又是一个时候。表示过去同现在时间不同,情况也不一样。后以彼一时,此一时谓时势不同,情况随之改变。亦作“此一

  • 望风捕影

    同“捕风捉影”。《三侠五义》一一〇回:“怎么能够身临其境,将水寨内探访明白,方好行事;似这等望风捕影,实在难以预料。”杨朔《月黑夜》:“情况不弄清楚,他决不肯望风捕影地蠢动。”连动 看风势,捉影子。比

  • 屏风误点

    唐.白居易辑撰,宋.孔传续撰的《白孔六贴.图画》:“(三国吴)曹不兴误点屏风,因就画为蝇,孙权谓是真,以手弹之。”三国吴画家曹不兴奉命为孙权作画屏风,误落墨点儿,于是将其改绘成蝇状。孙权以为真蝇落在上

  • 隋琛

    源见“隋侯之珠”。喻才德出众。清林则徐《杭嘉湖三郡观风告示》:“尔诸生沐浴圣化,景行前修,谅当人握隋琛,家怀荆宝。”【词语隋琛】   汉语大词典:隋琛

  • 放舄游

    源见“王乔凫舄”。美称居官行游。明何景明《送李令赴宣城》诗:“柳傍弹琴坐,花随放舄游。”

  • 桃莱之利

    《左传.昭公七年》载:春秋 鲁 僖子家臣谢息,为孟孙氏守郕邑有功,于是以桃邑(在今山东 汶上县)、莱山(在今山东 莱芜市)两地授予谢息。后因以“桃莱之利”为效忠主上而获封赏的典故。《后汉书.冯衍传上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