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锦绣裹山川

锦绣裹山川

新五代史.吴越世家》:“昭宗诏钱镠图形凌烟阁,升衣锦营为衣锦城,石鉴山曰衣锦山,大官山曰功臣山。镠游衣锦城,宴故老,山林皆覆以锦,号其幼所尝戏大木曰‘衣锦将军’。”后因以“锦绣裹山川”显示高官显贵荣耀。宋苏轼《锦溪》诗:“五百年间异人出,尽将锦绣裹山川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新五代史·吴越世家》:“ (唐) 昭宗诏 (钱)镠图形凌烟阁,升衣锦营为衣锦城,石鉴山曰衣锦山,大官山曰功臣山。鏐游衣锦城,宴故老,山林皆覆以锦,号其幼所尝戏大木曰‘衣锦将军’。”宋·文莹《湘山野录》卷中:“是年 (钱鏐) 省茔垄,延故老,旌铖鼓吹振耀山谷。自昔游钓之所,尽蒙以锦绣,或树石至有封官爵者。”

【今译】 五代时,钱鏐荣归故里衣锦城,大宴故旧亲朋,将家乡山林都披上锦绣,声势颇为壮观。钱镠还把他幼时曾在其下游玩的大树封为“衣锦将军”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表现高官显贵的奢华荣耀。

【典形】 锦树、锦绣被原野、锦绣裹山川。

【示例】

〔锦树〕 明·徐石麟《拂霓裳》:“望中原,故宫锦树障烽烟。”

〔锦绣被原野〕 宋·苏轼《自净土寺步至功臣寺》:“锦绣被原野,金珠散贫贱。”

〔锦绣裹山川〕 宋·苏轼《锦溪》:“五百年间异人出,尽将锦绣裹山川。”宋·张孝祥《鹧鸪天·赠钱横州子山》:“舞凤飞龙五百年,尽将锦绣裹山川。”


【词语锦绣裹山川】   汉语词典:锦绣裹山川

猜你喜欢

  • 渭滨器

    同“渭滨叟”。唐储光羲《哥舒大夫颂德》诗:“超超渭滨器,落落山西名。”

  • 教坊

    唐代设立的朝廷音乐机构。玄宗之前,以奏雅乐为主,玄宗时设内外教坊,教习用于宴乐的歌舞伎艺。《新唐书.百官志》:“开元二年,又置内教坊于逢莱宫侧。有音声博士,第一曹博士,第二曹博士。京都置左右教坊,掌俳

  • 曾杼疑三

    同“曾母投杼”。明李东阳《闻河南捷》诗:“守似墨城谁却九,捷如曾杼尚疑三。”

  • 蚍蜉撼树

    同“蚍蜉撼大树”。毛泽东《满江红.和郭沫若同志》词:“蚂蚁缘槐夸大国,蚍蜉撼树谈何易。”见“蚍蜉撼大树”。毛泽东《满江红·和郭沫若同志》词:“蚂蚁缘槐夸大国,~谈何易。”【词语蚍蜉撼树】  成语:蚍蜉

  • 樊楼

    北宋汴京有名的酒楼。宋代刘子翚《汴京纪事》诗:“梁园歌舞足风流,美酒如刀解春愁。忆得少年多乐事,夜深灯火上樊楼。”【词语樊楼】   汉语大词典:樊楼

  • 丧斧

    源见“资斧”。又《易.巽》:“丧其资斧。”高亨注:“资,货也;斧,铜币之作斧形者。资斧犹言钱币也。”谓失去行旅之费。梁启超《变法通议.论不变法之害》:“滨海小民,无所得食,逃至南洋、美洲诸地,鬻身为奴

  • 薰穴求君

    《庄子.让王》:“越人三世弑其君,王子搜(王子名搜)患之,逃乎丹穴。而越国无君,求王子搜不得,从之丹穴。王子搜不肯出,越人薰之以艾,乘以王舆。王子搜援绥(绥,车上的拉绳)登车,仰天而呼曰:‘君乎!君乎

  • 孝尼伤

    源见“广陵散”。感叹技艺绝传。明袁宏道《舟中与诸上人谈亡友潘雪松事》诗:“司马也须杨恽在,《广陵》终作孝尼伤。”

  • 赐环

    《荀子.大略》:“绝人以玦,反绝以环。”杨倞注:“古者臣有罪待放于境,三年不敢去,与之环则还,与之玦则绝,皆所以见意也。反绝,谓反其将绝者。”后以“赐环”谓放逐之臣遇赦召还。唐张说《出湖寄赵冬曦》诗:

  • 初生牛犊不怕虎

    同“初生之犊不惧虎”。柯灵《香雪海.听盖叫天谈艺》:“初生牛犊不怕虎,长了犄角不怕狼。”【词语初生牛犊不怕虎】  成语:初生牛犊不怕虎汉语大词典:初生牛犊不怕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