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野鹜家鸡

野鹜家鸡

源见“家鸡野雉”。比喻书法的不同艺术风格。宋苏轼《次韵米芾二王书跋尾》:“秋蛇春蚓久相杂,野鹜家鸡定谁美?”


【典源】《南史·王僧虔传》:“庾征西翼书,少时与右军齐名,右军后进,庾犹不分,在荆州与都下人书云:‘小儿辈贱家鸡,皆学逸少书,须吾下当比之。’” 《太平御览》卷九一八引 《晋书》 曰:“庾征西翼书,少时与右军齐名,右军后进,庾犹不分,在荆州与都下人书云:‘小儿辈贱家鸡,爱野雉,皆学逸少书,须吾下当比之。’”

【今译】 晋代征西将军庾翼的书法,在年轻时与右军将军王羲之 (字逸少)齐名,王羲之的书法后来大有长进,庾翼并不服气,在荆州给京城友人写信,信中说:“小儿辈轻视家鸡,喜欢野鸡,都去学逸少的书法,我需要与之比一比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他人的或自己书法风格; 也形容喜新奇而厌平常。

【典形】 家鸡、家鸡野鹜、怜野鹜、书成鸡鹜、随家鸡、厌家鸡、野鹜家鸡、野鹜胜家鸡、野雉疏家鸡、憎家鸡、重家鸡、野鹜厌家鸡、征西家鸡肥,家鸡伴。

【示例】

〔家鸡〕 明·袁宏道《雁字》:“翔鹄惊鸿徒有语,家鸡那得健如君?”

〔家鸡野鹜〕 元·揭傒斯《读庐陵黄琮以翁集》:“家鸡野鹜俱成匹,金缕红牙自作行。”

〔怜野鹜〕 宋·陈师道《送孝忠》之一:“未须怜野鹜,家法付宣城。”

〔书成鸡鹜〕 清·王摅《雁字》:“飞错豕鱼还易辨,书成鸡鹜竟难分。”

〔随家鸡〕 宋·苏轼《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》之一:“天边鸿鹄不易得,便令作对随家鸡。”

〔厌家鸡〕 唐·柳宗元《殷贤戏批书后》:“闻道近来诸子弟,临池寻已厌家鸡。”

〔野鹜家鸡〕 宋·苏轼《次韵米芾二王书跋尾》之一:“秋蛇春蚓久相杂,野鹜家鸡定谁美。”

〔野鹜胜家鸡〕 清·赵执信《题程松皋舍人诗卷》:“要识神明焕然处,非缘野鹜胜家鸡。”

〔野雉疏家鸡〕 宋·黄庭坚《戏书秦少游壁》:“莫愁野雉疏家鸡,但愿主人印累累。”

〔憎家鸡〕 宋·黄庭坚《长句谢陈适用》:“小时双钩学楷法,至今儿子憎家鸡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一柱擎天

    源见“擎天柱”。比喻能独力担当天下重任。《唐大诏令集.中和三年赐陈敬瑄铁券文》:“卿五山镇地,一柱擎天,气压乾坤,量含宇宙。”亦指山势雄拔。《宋史.刘永年传》:“〔生四岁〕仁宗使赋《小山诗》,有‘一柱

  • 英物之啼

    《晋书.桓温传》载:桓温字元子,东晋谯国龙亢(今安徽省怀远县西)人。他是太守桓彝之子,晋明帝司马绍之婿。永和元年(公元三四五年)任荆州刺史,屡有战绩,后立简文帝,官至大司马,遂专擅朝政。“(桓温)生未

  • 燃灰

    源见“死灰复燃”。喻失势者重新得势。明刘若愚《酌中志.黑头爰立纪略》:“又一疏力救郭巩,或有嘉其义侠者,然其意实欲藉此为燃灰计耳。”【词语燃灰】   汉语大词典:燃灰

  • 愁入庾肠

    源见“庾信愁”。形容乡思离愁。宋张耒《风流子》词:“木叶亭皋下,重阳近,又是捣衣秋。奈愁入庾肠,老侵潘鬓,谩簪黄菊,花也应羞。”

  • 菱镜鸾孤

    源见“镜鸾”。形容失偶者的孤独身影。五代 刘兼《春怨》诗:“锦书雁断应难寄,菱镜鸾孤貌可怜。独倚画屏人不会,梦魂才别戍楼边。”

  • 犬马之诚

    晋.陈寿《三国志.魏书.陈思王植传》:臣伏以为犬马之诚不能动人,譬人之诚不能动天。”犬马:旧时臣下对君主的自卑之称。因以“犬马之诚”谦称自己的诚意。《魏书.王叡传》:“荣洽生平,惠流身后,犬马之诚,衔

  • 一梦黄粱熟

    同“一觉黄粱熟”。宋张抡《醉落魄.咏秋十首》词之五:“百年一梦黄粱熟,人生要足何时足?”

  • 寡妇忧纬

    源见“嫠不恤纬”。谓关心本分事。宋杨亿《受诏修书述怀感事三十韵》:“寡妇宜忧纬,三公亦灌蔬。”

  • 蚊力负山

    同“蚊虻负山”。清陈梦雷《上诚亲王汇编启》:“今何幸大慰所怀,不揣蚊力负山,遂以一人独肩斯任。”主谓 以蚊子的力量来背山。比喻力虽小却担负重任。语本《庄子·应帝王》:“其与治天下也,犹涉海凿河,而使蚊

  • 何逊空阶

    南朝.梁.何逊《何逊集.临行与故游夜别》:“历稔共追随,一旦辞群匹。复如东注水,未有西归日。夜雨滴空阶,晓灯暗离室。相悲各罢酒,何时同促膝。”南朝.梁.何逊《临行与故游夜别》诗中,有“夜雨滴空阶”之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