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野鹜家鸡

野鹜家鸡

源见“家鸡野雉”。比喻书法的不同艺术风格。宋苏轼《次韵米芾二王书跋尾》:“秋蛇春蚓久相杂,野鹜家鸡定谁美?”


【典源】《南史·王僧虔传》:“庾征西翼书,少时与右军齐名,右军后进,庾犹不分,在荆州与都下人书云:‘小儿辈贱家鸡,皆学逸少书,须吾下当比之。’” 《太平御览》卷九一八引 《晋书》 曰:“庾征西翼书,少时与右军齐名,右军后进,庾犹不分,在荆州与都下人书云:‘小儿辈贱家鸡,爱野雉,皆学逸少书,须吾下当比之。’”

【今译】 晋代征西将军庾翼的书法,在年轻时与右军将军王羲之 (字逸少)齐名,王羲之的书法后来大有长进,庾翼并不服气,在荆州给京城友人写信,信中说:“小儿辈轻视家鸡,喜欢野鸡,都去学逸少的书法,我需要与之比一比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他人的或自己书法风格; 也形容喜新奇而厌平常。

【典形】 家鸡、家鸡野鹜、怜野鹜、书成鸡鹜、随家鸡、厌家鸡、野鹜家鸡、野鹜胜家鸡、野雉疏家鸡、憎家鸡、重家鸡、野鹜厌家鸡、征西家鸡肥,家鸡伴。

【示例】

〔家鸡〕 明·袁宏道《雁字》:“翔鹄惊鸿徒有语,家鸡那得健如君?”

〔家鸡野鹜〕 元·揭傒斯《读庐陵黄琮以翁集》:“家鸡野鹜俱成匹,金缕红牙自作行。”

〔怜野鹜〕 宋·陈师道《送孝忠》之一:“未须怜野鹜,家法付宣城。”

〔书成鸡鹜〕 清·王摅《雁字》:“飞错豕鱼还易辨,书成鸡鹜竟难分。”

〔随家鸡〕 宋·苏轼《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》之一:“天边鸿鹄不易得,便令作对随家鸡。”

〔厌家鸡〕 唐·柳宗元《殷贤戏批书后》:“闻道近来诸子弟,临池寻已厌家鸡。”

〔野鹜家鸡〕 宋·苏轼《次韵米芾二王书跋尾》之一:“秋蛇春蚓久相杂,野鹜家鸡定谁美。”

〔野鹜胜家鸡〕 清·赵执信《题程松皋舍人诗卷》:“要识神明焕然处,非缘野鹜胜家鸡。”

〔野雉疏家鸡〕 宋·黄庭坚《戏书秦少游壁》:“莫愁野雉疏家鸡,但愿主人印累累。”

〔憎家鸡〕 宋·黄庭坚《长句谢陈适用》:“小时双钩学楷法,至今儿子憎家鸡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心非巷议

    《史记.秦始皇本纪》:“人闻令下,则各以其学议之,入则心非,出则巷议……率群下以造谤。”后以“心非巷议”指心中不满私下议论。明谢肇淛《五杂俎.事部三》:“凡妇人女子……敬信四神,无敢有心非巷议者。”清

  • 楚女窥墙

    源见“东墙窥宋”。形容女子对男子的倾心爱慕。元李裕《次宋编修显夫南陌诗四十韵》:“楚女窥墙日,文园病渴年。”

  • 灵犀心通

    同“灵犀暗通”。宋向子諲《梅花引.戏代李师明作》词:“要相逢,得相逢,须信灵犀中自有心通。”

  • 声明

    源见“声明文物”。原谓声音与光彩,后以喻声教文明。南朝 齐谢朓《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》:“文物共葳蕤,声明且葱蒨。”五代 李宏皋《溪州铜柱记》:“天人降止,备物在庭,方振声明,又当昭泰。”【词语声明】 

  • 鸣鹤在阴,其子和之

    白鹤在山的背阴鸣叫,它的同类声声应和。 表示同类事物,互相感应。语出《易.中孚》:“鸣鹤在阴,其子和之。吾有好爵,吾与尔靡之。”汉.王符《潜夫论.明忠》:“鸣鹤在阴,其子和之。相彼鸟矣,犹求友声。”

  • 宰肉公

    同“宰肉夫”。清赵翼《观家人醃菜戏成四十韵》:“尚愧遗羹远,聊矜宰肉公。”

  • 禁脔

    《世说新语.排调》:“孝武属王珣求女婿,曰:‘王敦桓温,磊砢之流,既不可复得,且小如意亦好豫人家事,酷非所须。正如真长子敬比,最佳。’珣举谢混。后袁山松欲拟谢婚(指欲以女妻谢混),王曰:‘卿莫近禁脔。

  • 唾手可取

    唾手:往手上吐唾沫。比喻不费任何力气,轻易就可达到目的。又作“唾手可得”、“垂手可得”。出自唐褚遂良之语。褚遂良的事迹见“飞鸟依人”条。他曾谏阻唐太宗征高丽,未被接受,便上言道:高丽之地,殊裔绝域。不

  • 马惜障泥

    《世说新语.术解》:“王武子善解马性,尝乘一马,著连钱障泥,前有水,终日不肯渡。王云:‘此必是惜障泥。’使人解去,便径渡。”又《晋书.王济传》:“济善解马性。尝乘一马,著连乾障泥。前有水,终不肯渡。济

  • 飞蛾赴焰

    见“飞蛾赴火”。《旧唐书·僖宗纪》:“既知四隅断绝,百计奔冲,如穷鸟触笼,似~。”【词语飞蛾赴焰】  成语:飞蛾赴焰汉语大词典:飞蛾赴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