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孟嘉落帽”。咏名士风流倜傥,气度宽宏。宋柳永《玉蝴蝶.重阳》词:“良俦。西风吹帽,东篱携酒,共结欢游。浅酌低吟,坐吹尽是饮家流。”
源见“失箸”。指受惊的人。宋苏轼《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视雷雨》诗:“山头只作婴儿看,无限人间失箸人。”
同“玉树芝兰”。宋陆游《冯县丞挽歌词》:“晚熹乌衣巷,重逢玉树郎。”
同“鸿鹄之志”。宋陆游《庵中杂书》诗:“辍耕垅上鸿鹄志,长啸山中鸾凤音。”【词语鸿鹄志】 汉语大词典:鸿鹄志
《左传.僖公十四年》:“秦饥,使乞籴于晋,晋人弗与。庆郑曰:‘背施无亲,幸灾不仁,贪爱不祥,怒邻不义,四德皆失,何以守国?’虢射曰:‘皮之不存,毛将安傅?’”皮都不存在了,毛还何以依附呢?比喻事物失去
《易.乾》:“初九,潜龙勿用。”李鼎祚集解引马融曰:“物莫大于龙,故借龙以喻天之阳气也。初九,建子之月,阳气始动于黄泉,既未萌芽,犹是潜伏,故曰潜龙也。”后因以“潜龙”比喻圣人在下位,隐而未显。《三国
陈旧腐朽的东西变为神妙奇特的东西,神妙奇特的东西变为陈旧腐朽的东西。 表示对立的事物相互转化。语出《庄子,知北游》:“故万物一也,是其所美者为神奇,其所恶者为臭腐。臭腐复化为神奇,神奇复化为臭腐。”
《韩非子.说林上》:“孟孙猎得麑,使秦西巴持之归,其母随之而啼,秦西巴弗忍而与之。孟孙适至而求麑,答曰:‘余弗忍而与其母。’孟孙大怒,逐之。居三月,复召以为其子傅。其御曰:‘曩将罪之,今召以为子傅,何
参见:左思十稔
同“刘郎重到”。宋苏轼《三月二十日多叶杏盛开》诗:“刘郎归何日,红桃烁残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