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邑中黔

邑中黔

左传.襄公十七年》:“宋皇国父为太宰,为平公筑台,妨于农收。子罕请俟农功之毕,公弗许。筑者讴曰:‘泽门之晳,实兴我役。邑中之黔,实慰我心。’晋.杜预注:“皇国父白皙而居近泽门。子罕黑色而居邑中。”

春秋时,宋国乐喜(子罕)因皮肤黑,家住邑中,被人称为“邑中黔”,他曾建议宋平公到农忙过后再筑台,受到人民的称赞。后用为咏恤民良吏之典。

唐.韦庄《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十韵》:“济物便同川上楫,慰心还似邑中黔。”


【词语邑中黔】   汉语词典:邑中黔

猜你喜欢

  • 烂羊胃

    同“烂羊”。宋晁补之《二十八舍歌》:“功名不羞烂羊胃,灭昴擒胡未能计。”【词语烂羊胃】   汉语大词典:烂羊胃

  • 惭海若

    源见“望洋兴叹”。借指因不如人家而自感惭愧。宋辛弃疾《哨遍.用前韵》词:“但教河伯、休惭海若,大小均为水耳。”

  • 阮路

    同“阮籍途穷”。唐顾云《谢徐学士启》:“亦尝怅望危津,潺湲阮路,敛毫兴感,掩卷长嗟。”【词语阮路】   汉语大词典:阮路

  • 三弄笛

    源见“桓伊笛”。借指悠扬的笛韵。清王士禛《秋柳》诗之一:“莫听临风三弄笛,玉关哀怨总谁论?”【词语三弄笛】   汉语大词典:三弄笛

  • 代大匠斫者,必伤其手

    大匠:技艺高超的木工头,匠师。斫( ㄓㄨㄛˊ zhuó ):砍,削, 代替匠师砍木头,一定会砍伤自己的手。 比喻越俎代庖,很少不失败的。语出《老子》七四章:“夫代司杀者杀,是谓代大匠斫。夫代大匠

  • 完体将军

    《三国志.魏书.夏侯惇传》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:三国魏将军夏侯惇从曹操征吕布,为流矢伤左目,军中称之为“盲夏侯”。《三国演义》第十八回述夏侯惇为吕布部将射中左目,夏侯惇拔矢,目出,大呼曰:“父精母血,不

  • 台中妙

    源见“一台二妙”。赞美才艺负有盛名之人。唐钱起《送马员外拜官觐省》诗:“笔精已许台中妙,剑术还令世上闻。”

  • 留客陶母

    源见“剪发待宾”。称扬贤母。宋刘克庄《贺新郎.实之用前韵为老者寿》词:“鹤发萧萧无可截,要一杯,留客惭陶母。”

  • 涸溜濡沫

    同“涸鳞濡沫”。唐元稹《三月三十日程氏馆》诗:“涸溜沾濡沫,余光照死灰。”

  • 丞相阁开

    源见“东阁招贤”。指大臣礼贤下士。唐孟浩然《荆门上张丞相》诗:“《召南》风更阐,丞相阁还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