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凯风寒泉之思”。指子女感念母恩的孝心。《文选.潘岳〈寡妇赋〉》:“览寒泉之遗叹兮,咏《蓼莪》之余音。”南朝 齐谢朓《齐敬皇后哀策文》:“思寒泉之罔极兮,托彤管于遗咏。”【词语寒泉】 汉语大词
《世说新语.识鉴》:“诸葛道明初过江左,自名道明,名亚王(导)庾(亮)之下。先为临沂令,丞相谓曰:‘明府当为黑头公。’”晋人诸葛道明,年轻有为,王导称他“当为黑头公”。(头发未白时即可升为公侯)晋人王
同“潘车盈果”。清李渔《赠王钦衷解元》诗:“六桥惯醉归来晚,载得潘安果一车。”
一作“诤臣”,能直言谏君之过以保卫国家的臣子。《荀子.子道》:“昔万乘之国,有争臣四人,则封疆不削;千乘之国,有争臣三人,则社稷不危;百乘之国,有争臣二人,则宗庙不毁。”【词语争臣】 汉语大词典:
北魏.郦道元《水经注》卷三十九《庐水》:“山下又有神庙,号曰宫亭庙,……山庙甚神,能分风擘流,住舟遣使,行旅之人,过必敬祀,而后得去,故曹毗咏云:‘分风为贰,擘流为两。’”据《水经注》载称,庐山庙神能
古时以竹简为纸,书写时须先用火烘干,谓之汗青。后用为成书之意,也用来专指史书。出自唐刘知几之语。刘知几(661-721年)字子玄,彭城(今江苏徐州)人。唐代著名史学家。永隆进士。武后时历任著作佐郎、左
不做无益的事来妨害有益的事。 古人反对“玩物丧志”,认为娱情于自然风光、服用器物,是做无益之事而妨害正事。语出《书.旅獒》:“玩人丧德,玩物丧志,志以道宁,言以道接,不作无益害有益,功乃成。”唐.吴
《晋书.江逌传》:“江逌字道载,陈留圉人也。……中军将军殷浩将谋北伐,请为谘议参军。浩甚重之,迁长史。……时羌及丁零叛,浩军震惧。姚襄去浩十里结营以逼浩,浩令逌击之。逌进兵至襄营,谓将校曰:‘今兵非不
《太平广记》卷二〇七《僧智永》:“智永尝於楼上学书,业成方下。”(出《国史纂异》)隋僧智永,晋王羲之后裔。善书,笔力纵横,真草兼备,初立志书札,於所居起楼,誓曰:‘书不成不下此楼。’(见《宣和书谱》十
同“不为五斗米折腰”。唐王维《与魏居士书》:“近有陶潜,不肯把板屈腰见督邮,解印绶弃官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