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周礼.天官.内司服》:“内司服掌王后之六服:祎衣、揄狄、阙狄、鞠衣、展衣、缘衣,素沙。”周朝时,王后有六种服饰,称六衣,其分别为祭服(祎衣、揄狄、阙狄)、告桑之服(鞠衣)、朝服(展衣)和便服(缘衣)
见“厉兵秣马”。明·朱元璋《皇陵碑》:“~,静看颉颃。”【词语砺兵秣马】 成语:砺兵秣马汉语大词典:砺兵秣马
同“绠短”。林景行《斋中读书》诗之一:“钩沈时未能,汲短每见绌。”【词语汲短】 汉语大词典:汲短
源见“五丁开道”。指神话传说中的五个力士。后多用为咏力士之典。晋葛洪《抱朴子.论仙》:“贲 育五丁之勇,而咸死者,人理之常。”明刘基《一剪梅》词:“五丁难挽逝川回,千古英雄,此恨都同。”亦泛指力士。宋
《列子.汤问》:“王荐之曰:‘若与偕来者何人邪?’对曰:‘臣之所造能倡者。’穆王惊视之,趋步俯仰,信人也。巧夫。顉其颐,则歌合律;捧其手,则舞应节。千变万化,唯意所适。王以为实人也,与盛姬内御并观之。
嗟:叹词。指“嗟来食”,即悯人饥饿,呼其来食,而语带侮辱性。谢:道谢,谢过。 当别人给予侮辱性的施舍时,可以拂袖而去;而当别人承认错误时,就可以接受别人食物了。 表示处世既要坚持原则,又要态度灵活
源见“班姬咏扇”。指班姬失宠后自喻以抒怨的团扇,借咏愁怨。闽徐夤《恨》诗:“燕国飞霜将破夏,汉宫纨扇岂禁秋!”
源见“班姬咏扇”。喻指失宠者或废弃之物。前蜀韦庄《同旧韵》:“簟委班姬扇,蝉悲蔡琰琴。”清 许光治《水仙子》曲:“拚不弃班姬扇,怕重张河朔筵。”亦用指团扇。宋杨亿《苦热》诗:“已裁圆月班姬扇,更换轻云
清.王谟辑本韦氏《三秦记》:“城南韦杜,去天尺五。”我国唐代,韦、杜两大家族世代为望族,势力颇大。当时韦氏所居名韦曲,杜氏所居名杜曲,都在长安城南。所以当时有歌谣曰:“城南韦杜,去天尺五。”后因以“去
源见“歌五袴”。借指地方官施惠政造福于民。宋柳永《瑞鹧鸪》词之二:“方面委元侯,致讼简时丰,继日欢游。襦温袴暖,已扇民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