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诗筒

诗筒

白居易《秋寄微之十二韵》:“忙多对酒榼,兴少阅诗筒。”自注:“此在杭州,两浙唱和诗赠答,于筒中递来往。”唐 潘远《纪闻谈》载:元稹在浙东做官,白居易在苏州做官,以竹筒装唱和诗,由驿使传送。后以“诗筒”指传递诗作的竹筒。元胡助《南城试院和王子肃韵》之二:“帘外官闲深院锁,诗筒来往不嫌多。”《红楼梦》二二回:“太监又将颁赐之物送于猜着之人,每人一个宫制诗筒,一柄茶筅。”


【典源】 宋·王谠《唐语林》:“白居易为杭州刺史,时吴兴守钱徽、吴郡守李穰,悉平生旧交,日以诗相寄赠。后元稹领会稽,参其酬唱,多以竹筒盛诗往来。”白居易诗题有《与微之唱和,来去以竹筒贮诗,陈协律美而成篇,因以此答》。

【今译】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,与邻近的几位郡守及浙东观察使元稹(字微之) 以诗唱和,来往传递都以竹筒盛诗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文人彼此寄诗词唱和。

【典形】 回筒、寄诗筒、诗筒、书筒、题远筒。

【示例】

〔回筒〕 清·朱祖谋《惜红衣·叔向邮示新词》:“倦轲随潮,回筒限日,病销吟力。”

〔寄诗筒〕 宋·周密《甘州·灯夕寄二隐》:“喜故人好在,水驿寄诗筒。”

〔诗筒〕 唐·白居易《醉封诗筒寄微之》:“为向两川邮吏道,莫辞来去递诗筒。”

〔书筒〕 明·李东阳《斋居和亨父》:“书筒忽东遣,诗檄已西传。”

〔题远筒〕 宋·黄庭坚《奉和王世弼》:“长篇题远筒,封寄泪空潸。”


【词语诗筒】   汉语词典:诗筒

猜你喜欢

  • 荆山宝

    同“荆山玉”。晋潘岳《诏答周弘正》:“代郡 范生,山阳王氏,人藏荆山之宝,各尽玄言之趣。”

  • 京兆为人怜

    《汉书.赵广汉传》:“广汉虽坐法诛,为京兆尹廉明,威制豪强,小民得职,百姓追恩,歌之至今。”又同卷《王章传》:“章为京兆二岁,死不以其罪,众庶冤纪之。”又卷二七《五行志》:“成帝时,歌谣又曰:‘……故

  • 斧柯

    源见“执柯”。称媒人。明朱鼎《玉镜台记.议婚》:“润玉年已及笄,要觅一婿,斧柯之任,相属何如?”《好逑传》八回:“在台兄处事,毫不沾滞,固君子之用心;在我学生旁观,若不成全,亦斧柯之大罪。”【词语斧柯

  • 柱石

    支撑屋梁的柱子和柱下的基石,比喻负有国家重任的大臣。《汉书.霍光传》:“将军为国柱石。”唐代颜师古注:“柱者梁下之柱;石者,承柱之础也。言,大臣负国重任,如屋之柱及其石也。亦称“柱石臣”。《汉书.元后

  • 剪鲸

    《文选.曹冏〈六代论〉》:“扫除凶逆,剪灭鲸鲵。”李周翰注:“鲸鲵,大鱼吞食小鱼者,比喻不义人也。”后因以“剪鲸”比喻剪除凶逆。唐玄宗《行次成皋途经先圣擒建德之所缅思功业感而赋诗》:“幸过剪鲸地,感慕

  • 中散懒

    同“叔夜懒”。清王摅《人日集吴振西斋起韵用草堂二字》:“自笑只如中散懒,人看应怪次公狂。”

  • 玉铉

    《易.鼎》:“上九:鼎玉铉,大吉,无不利。”孔颖达疏:“铉,所以贯鼎而举之也。”后因以“玉铉”喻处于高位的大臣。三国 魏曹丕《报王朗让位诏》:“朕求贤于君而未得,君乃翻然称疾,非徒不得贤,更开失贤之路

  • 渡蚁

    清.张玉书等编《佩文韵府》拾遗四“纸韵”“渡蚁”下引《通鉴长编》:“有胡僧惊问大宋(指宋郊,宋郊与弟宋祁俱以文学知名,称“二宋”,有大宋、小宋之别。)曰:“公丰神顿异,如能活数万人之命者,试思之。’曰

  • 连环字

    源见“织锦回文”。指回文诗。明杨慎《流萤篇》:“蚕丝婉转连环字,雁帛殷勤织锦诗。”【词语连环字】   汉语大词典:连环字

  • 细腰宫

    源见“楚宫腰”。指楚国的离宫。因楚灵王好细腰而得名。唐杜牧《题桃花夫人庙》诗:“细腰宫里露桃新,脉脉无言几度春。”宋陆游《入蜀记》六:“游楚故离宫,俗谓之细腰宫。”【词语细腰宫】   汉语大词典:细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