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证羊

证羊

源见“攘羊”。谓儿子告发父亲之罪。宋岳珂《天定录.谢宰执启》:“穹灵在上,忍为指鹿之欺;椟背惨威,俾蹈证羊之直。”


【词语证羊】   汉语词典:证羊

猜你喜欢

  • 犊鼻相如

    源见“文君沽酒”。借指落魄文士。清李渔《凰求凤.情饵》:“文君空辱当垆手,犊鼻相如只卖羞。”

  • 问绢

    《三国志.魏书.胡质传》:“子威嗣。……威,咸熙中官至徐州刺史”。南朝宋.裴松之注引《晋阳秋》:“威字伯虎。少有志尚,厉操清白。质之为荆州也,威自京都省之。家贫,无车马童仆,威自驱驴单行,拜见父。停厩

  • 言笑晏晏

    《诗经.卫风.氓》:“总角之宴,言笑晏晏,信誓旦旦。”后因以“言笑晏晏”用为形容神态和颜悦色的典故。唐.任蕃《从梦游录.独孤遐叔》:“复有公子女郎共十数辈,青衣黄头亦十数人,步月徐来,言笑晏晏。”主谓

  • 骢马郎

    同“骢马使”。唐岑参《送裴侍御赴岁入京》诗:“羡他骢马郎,元日谒明光。”【词语骢马郎】   汉语大词典:骢马郎

  • 折腰官

    同“折腰吏”。唐韦应物《杂言送黎六郎》诗:“县闲吏傲与尘隔,移竹疏泉常岸帻。莫言去作折腰官,岂似长安折腰客?”【词语折腰官】   汉语大词典:折腰官

  • 春秋笔法

    《史记.孔子世家》:“孔子在位听讼,文辞有可与人共者,弗独有也。至于为《春秋》,笔则笔,削则削,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。”春秋:春秋时代鲁国的一部编年史,相传为孔子所著,常寓褒贬于一字一语之中。后以“春秋

  • 决沙囊

    源见“囊沙”。谓善用计谋破敌。南朝梁简文帝《七励》:“前锋纷其易帜,后骑决其沙囊。”

  • 铜柱仄

    源见“金铜仙人”。指汉宫撑托承露盘的铜柱倾侧。喻指时移世易。宋刘辰翁《千秋岁.和尚学林寿筵即席》词:“铜柱仄,瑶池老。残钟长乐树,坠马咸阳道。”

  • 承露杯

    源见“金铜仙人”。指承露的玉杯。北周庾信《奉和示内人》:“空取流霞气,时添承露杯。”

  • 纳麓

    《书.舜典》:“纳于大麓,烈风雷雨弗迷。”孔传:“麓,录也。纳舜使大录万机之政。”后遂以“纳麓”为总揽大政之典。南朝 梁江淹《萧太尉上便宜表》:“菲躬谦度,方追重华纳麓之勤;约情㧑操,乃取文命卑宫之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