讷于言而敏于行
见〔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〕。
见〔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〕。
《文选》卷四十三南朝梁.刘孝标《重答刘秣陵沼书》:“冀东平之树,望咸阳而西靡,盖山之泉,闻弦歌而赴节。”唐.李善注:“《圣贤冢墓记》曰:‘东北思王冢在东平。无盐人传云:思王归国京师,后葬,其冢上松柏西
同“张融船”。清董元恺《贺新郎.新构替舟小阁成》词:“蓬舱何用征帆挂,看古来,张融住屋,知章骑马。”
源见“萱草忘忧”。比喻母亲。明杨珽《龙膏记.砥节》:“痛惊风大椿忽掊,恨临霜灵萱摧朽。”
万般:万种。下品:犹下等。 世上万种行业都是下等,只有读书这一行最为高尚。 旧时鼓吹“读书做官”,错误地把读书置于一切之上。语出宋.汪洙《神童诗》:“万般皆下品,惟有读书高。”宋.无名氏《张协状元
《论语.雍也》:“子游为武城牢。子曰:‘女得人焉耳乎?’曰:‘有澹台灭明者,行不由径,非公事,未尝至于偃之室也。’”《史记.仲尼弟子列传》:“澹台灭明,武城人,字子羽。少孔子三十九岁。”偃,即子游。径
同“方枘圆凿”。唐杜甫《牵牛织女》诗:“方圆苟龃龉,丈夫多英雄。”郭知达集注引《楚辞.九辩》:“圆凿而方枘兮,吾固知其龃龉而难入。”【词语方圆】 汉语大词典:方圆
同“羲和驭日”。唐白居易《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韵》:“律迟太簇管,日缓羲和驭。”
革:改变。改变面目,洗刷心肠。比喻人彻底改悔。语本《易.革》:“君子豹变,小人革面。”又同书《系辞上》:“圣人以此洗心。”见“洗心革面”。宋·苏轼《乞约鬼章讨阿里骨札子》:“阿里骨凶狡反覆,必无~之理
源见“箕山之节”。借指隐居之处。宋文天祥《和曹倅赋别》:“未了醉翁事,重寻颍上田。”【词语颍上田】 汉语大词典:颍上田
《新唐书.王忠嗣传》:“乌苏米施可汗请降,忠嗣以其方强,特文降耳,乃营木刺、兰山,谍虚实。因上平戎十八策,纵反间于拔悉密与葛逻禄、回纥三部,攻多罗斯城,涉昆水,斩米施可汗,筑大同、静边二城。”唐代名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