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见可而进,知难而退

见可而进,知难而退

可:适宜。 看到合适时机就向前进,碰到危难就向后撤。 指军事上灵活机动,知道可能取胜就进攻,知道不能取胜就退却。语出《左传.宣公十二年》:“见可而进,知难而退,军之善政也。”《吴子.料敌》:“凡此不如敌人,避之勿疑。所谓见可而进,知难而退也。”汉.荀悦《汉纪.高皇帝纪》:“赵兵出国迎战,见可而进,知难而退,怀内顾之心,无必死之计。”《晋书.钟雅传》:“见可而进,知难而退,古之道也。”宋.邵伯温《闻见前录》卷六:“臣又闻圣人不凝滞于物,见可而进,知难而退,理有变通,情无拘执。”也单引 ① 〔见可而进〕。宋.吴淑《御边策》:“用奇掩袭,见可而进。”《金史.太宗诸子传.杲》:“赏罚必行,粮饷必继,勿扰降服,勿纵俘掠,见可而进,无淹师期。”


其他 看到事情有利时就进击,遇到危难就后退。汉·荀悦《汉纪·高皇帝纪》:“赵兵出国迎战,~,怀内顾之心,无必死之计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写军事方面的灵活战术。→避实就虚。也作“见可而进”。


【词语见可而进,知难而退】  成语:见可而进,知难而退汉语词典:见可而进,知难而退

猜你喜欢

  • 妆嫫费黛

    嫫:嫫母,古代丑女子。妆饰嫫母之类的丑女白白浪费画眉的颜料。唐代自居易《渭邨退居寄礼部崔侍郎、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》:“妆嫫徒费黛,磨甋讵成璋?”甋( ㄑㄧˋ qì 帝):砖。讵( ㄐㄩˋ jù

  • 鱼服

    源见“白龙鱼服”。指帝王或贵人微服。清钱谦益《太祖实录辨证一》:“人知滁扬(郭子兴)能识真主于鱼服之中,不知皆次夫人启之也。”【词语鱼服】   汉语大词典:鱼服

  • 倾吴市

    东汉.赵晔《吴越春秋.阖闾内传》:“吴王有女滕玉,因谋伐楚,与夫人及女会食蒸鱼,王前尝半而与女,女怒曰:‘王食鱼辱我,不忍久生。’乃自杀。阖闾痛之,葬于国西阊门外。凿池积土,文石为椁,题凑为中,金鼎玉

  • 悔药青天

    源见“嫦娥窃药”。谓仙女思凡。明梅鼎祚《玉合记.义妒》:“柳姬差了,你就是仙女,也有个吹箫碧落,怕不做悔药青天。”

  • 陈草

    同“陈琳檄”。唐李峤《檄》诗:“曹风虽觉愈,陈草始知名。”

  • 有眼不识泰山

    晋.刘伶《酒德颂》:“静听不闻雷霆之声,熟视不睹泰山之形。”长着眼睛却不认识泰山。后因以“有眼不识泰山”用为浅陋无知,认不出有地位有能耐人的典故。明.施耐庵《水浒》第二回:“师父如此高强,必是教头,小

  • 周规折矩

    《礼记.玉藻》:“周还中规,折还中矩。”后以“周规折矩”谓拘守成法。清侯方域《南省试策二》:“今天下内讧外侮,诚宜得倜傥非常之人任而使之,非为其能周规而折矩,前拱而后揖也。”清冯桂芬《复庄卫生书》:“

  • 九折艰

    同“九折险”。宋范成大《江安道中》诗:“张旗且喜三滩驶,叱驭曾惊九折艰。”

  • 庄舄越吟

    舄(xì戏):大。此处用于人名。越:国名。都会稽(今浙江绍兴),疆域在今江苏东南、安徽南、江西东部。吟(yín银):口出的声音。此典指越人庄舄在楚国(都郢,今湖北江陵西北)做大官,病中哼出的还是越国的

  • 秦庭璧

    同“秦璧”。清李渔《奈何天.崖略》:“思量赚出秦庭璧,奈朱门,不收覆水,强偕鸳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