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歌骊驹”。逸《诗》篇名。古代告别时所唱。后因以指告别。明无名氏《鸣凤记.南北分别》:“愁蕴结,心似裂,孤飞两处风与雪,肠断《骊驹》声惨切。”【词语骊驹】 汉语大词典:骊驹
《礼记.乐记》:“昔者舜作五弦之琴,以歌《南风》。”《孔子家语.辩乐解》:“昔者舜弹五弦之琴,造《南风》之诗。其诗曰:‘南风之熏兮,可以解吾民之愠兮;南风之时兮,可以阜吾民之财兮。’”昔舜弹五弦琴,歌
《尚书.商书.说命上》:“(高宗即商王武丁)命之(傅说)曰:‘朝夕纳诲,以辅台德。……若岁大旱,用汝作霖雨。’”旧题汉.孔安国传:“霖,三日雨。霖以救旱。”《尚书》载称,商王武丁要求宰相傅说像解救旱情
同“明若观火”。郭沫若《文艺论集.反响之反响》:“究竟谁是谁非,谁错谁不错,这是燎如观火的。”见“燎若观火”。[例]事情的真相,已经~,没必要再争论了。【词语燎如观火】 成语:燎如观火汉语大词典:燎
原指应当重视身份较低的人的建议,后则作为提建议者的自谦之词。西周时臣下讽谏周厉王的一首诗说,我和他虽然职务不相同,但都是同僚。我为你设谋画策,而你却傲然不加理睬。我所讲的都是当今急务,切莫未听就耻笑。
源见“乘龙出鼎湖”。对去世帝王的哀悼思慕。《梁书.简文帝纪》:“大行皇帝奄弃万国,攀慕号擗,厝身靡所。”清恽敬《太子少师体仁阁大学士戴公墓志铭》:“高宗纯皇帝宾天……公夙夜攀慕。”亦泛指哀悼。北周庾信
《诗.小雅.白驹》:“皎皎白驹,食我场苗。絷之维之,以永今朝。”郑玄笺:“愿此去者乘其白驹而来,使食我场中之苗,我则绊之系之,以永今朝。爱之欲留之。”后因以“维絷”指系缚,羁绊。晋潘尼《迎大驾》诗:“
《礼记.聘义》:“圭璋特达,德也。”孔颖达疏:“行聘之时,唯执圭璋特得通达,不加余币。言人之有德亦无事不通,不须假他物而成。言圭璋之特达同人之有德,故云德也。”圭,同珪。后因以“珪璋特达”喻人资质优异
《尚书大传》卷五:“尧八眉,舜四瞳子……八眉者如八字。”八眉,眉如八字,即八字眉。常用以指帝王之相。【词语八眉】 汉语大词典:八眉
同“计然之策”。明章懋《柏轩处士艾君太康墓表》:“君明计然之术,修猗顿之业,往来两浙间,未几,而资用大饶。”【词语计然之术】 成语:计然之术汉语大词典:计然之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