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衽席无辩

衽席无辩

源见“衽席”。指帝王与后妃之间生活上不区别礼仪。《后汉书.皇后纪序》:“孝文衽席无辩。”李贤注:“郑玄注《礼记》曰:‘衽,卧席也。’孝文幸慎夫人,每与皇后同坐,是无辩也。”


【词语衽席无辩】  成语:衽席无辩汉语词典:衽席无辩

猜你喜欢

  • 风行水上

    风在水上运行。 比喻文章自然流畅。语出《易.涣》:“象曰:风行水上,涣。”明.王世贞《归太仆赞》:“风行水上,涣为文章。”明.李贽《焚书.杂述.杂说》:“风行水上之文,决不在于一字一句之奇。”清.刘

  • 蓬蒿满中园

    源见“仲蔚蓬蒿”。指贫士家园。南朝 梁江淹《杂体诗.效左思咏史》:“顾念张仲蔚,蓬蒿满中园。”

  • 吠非其主

    源见“桀犬吠尧”。谓各为其主。《旧唐书.李峤传》:“或请诛之。中书令张说曰:‘峤虽不辨逆顺,然亦为当时之谋,吠非其主,不可追讨其罪。’”述宾 跖的犬向尧吠叫,并非尧不好,就因为他不是自己的主人。比喻人

  • 磨不磷,涅不缁

    同“磨而不磷,涅而不缁”。宋 安晚《石乡侯石中虚除翰林学士诰》:“圆成规,方成矩,凛若通才;磨不磷,涅不缁,屹然雅操。”见“磨而不磷,涅而不缁”。宋·安晚《石乡侯石中虚除翰林学士诰》:“圆成规,方成矩

  • 仲尼不为已甚

    仲尼:孔丘字。已:太。 孔子不做太过分的事。 后常用人劝人做事不要过火。语出《孟子.离娄下》:“仲尼不为已甚者。”明.李贽《焚书.书答.与周友山书》:“即日加冠畜发,复完本来面目。如此服善从教,不

  • 梧槚

    《孟子.告子上》:“今有场师,舍其梧槚,养其樲棘,则为贱场师焉。”孙奭疏:“梧,桐也;槚,山楸也;樲棘,小酸枣也。梧槚可以为琴瑟材,是良木;小酸枣,无用之才也,是贱木也。”后因以“梧槚”喻人才。【词语

  • 灰移火变

    源见“灰管”、“改火”。指节令改变。南朝 梁萧统《锦带书十二月启.黄钟十一月》:“日往月来,灰移火变。”【词语灰移火变】  成语:灰移火变汉语大词典:灰移火变

  • 学海

    汉扬雄《法言.学行》:“百川学海而至于海,丘陵学山不至于山,是故恶夫画也。”后因以“学海”谓做学问如河川流向大海,日进不止。北齐邢邵《广平王碑》:“志犹学海,业比登山。”晋王嘉《拾遗记.后汉》:“何休

  • 中朝第一人

    同“李揆第一”。宋苏轼《送子由使契丹》诗:“单于若问君家世,莫道中朝第一人。”

  • 南史

    源见“太史简”。泛指直书史实的良史。《后汉书.臧洪传》:“昔晏婴不降志于白刃,南史不曲笔以求存,故身传图像,名垂后世。”《南齐书.崔祖思传》:“世无董狐,书法必隐;时阙南史,直笔未闻。”【词语南史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