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衢室之问与明台之议

衢室之问与明台之议

管子.桓公问》:“黄帝立明台之议者(明台,传说中黄帝听政之所),上观于贤也;尧有衢室之问,下听于人也。”

明台,是传说中黄帝听政之所,主要是征求贤达者的意见。衢室,原指修筑于通衢大道旁之室,为了便于倾听民言,后泛指帝王听政之所。“衢室之问”与“明台之议”,后用为帝王君主重视征求贤者见解了解民意的典故。

三国志.魏书.文帝纪》“延康元年令”:“轩辕有明台之议,放勋有衢室之问,皆所以广询于下也。”

南朝梁.江淹《萧太尉上便宜表》:“太祖文皇帝恭己明台之上,听政衢室之下,九官咸静,万绩惟凝(绩,续)。”(《江文通集》八)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总角交

    源见“总角”。指童年相交的好友。清沈复《浮生六记.坎坷记愁》:“琢堂名韫玉……与余为总角交。”【词语总角交】   汉语大词典:总角交

  • 半仙之戏

    五代.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.半仙之戏》:“天宝宫中,至寒食节,竞竖鞦韆,令宫嫔辈,戏笑以为宴乐,帝呼为半仙之戏。”唐玄宗天宝年间,每到寒食节,叫宫女们打秋千,玄宗称这为半仙之戏。因在半空荡漾,翩翩若仙

  • 鹊巢鸠有

    源见“鸠居鹊巢”。比喻房屋、田产等被他人占有。龚而畏《钝根就余书彩凤字作诗见寄并招游王仙次和二首》之二:“鹊巢鸠有更堪悲,鹤返千年异盛衰。”

  • 抱瑟立齐门

    同“抱瑟不吹竽”。元仇远《和范爱竹》之三:“乍可扣弦歌楚泽,何堪抱瑟立齐门。”

  • 凝闭

    《文选.张协〈七命〉》:“天凝地闭,风励霜飞。”李周翰注:“天凝,谓霜也;地闭,谓冰也。”后因以“凝闭”谓天寒地冻。北周庾信《谢赵王赉丝布启》:“去冬凝闭,今春严劲;雪似琼田,凌如盐浦。”【词语凝闭】

  • 椒房之属

    同“椒房亲”。明张居正《论外戚封爵疏》:“今使椒房之属与有大勋劳之人并享茅土,非所以昭有功、劝有德也。”

  • 桃人

    亦名桃梗。桃木刻成的木偶。古代风俗,除夕挂桃人于门以驱邪。汉代应劭《风俗通》卷八:“谨按黄帝书,上古之时,有神荼、郁垒昆弟二人,性能执鬼,度朔山上章桃树下,简阅百鬼。无道理,妄为人祸害,荼与郁垒缚以苇

  • 菟裘之计

    《左传.隐公十一年》:“羽父请杀桓公(注:羽父,鲁大夫翚),将以求大宰(注:大宰即太宰。此谓翚自求为太宰)。公曰(注:公即指鲁隐公):‘为其少故也(注:其,指桓公,少,年少,意为因桓公年少,故一直未能

  • 带眼频移

    源见“沈约瘦”。形容身体日渐消瘦。明杨慎《少年游》词:“带眼频移,琴心慵理,多病负年华。”

  • 强识博闻

    同“强记博闻”。清 梁章钜《归田琐记.寿序》:“生平无他嗜好,以著述为性命,强识博闻,达于国家掌故。”见“博闻强志”。【词语强识博闻】  成语:强识博闻汉语大词典:强识博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