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行百里者半九十

行百里者半九十

走一百里路,走了九十里才算走了一半,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难。战国时期,秦国自商鞅变法以后,国势迅速强大。百余年间,连败楚及三晋,统一中国逐渐提上了议事日程。而在此时,秦国统治者骄矜自大。这样,有的说客便规劝秦国统治者(姚本战国策谓指秦王政)提高警惕,夺取统一中国的最后胜利。他说,逸《诗》中说,走一百里路,走了九十里,还只算走了一半,说的是夺取最后胜利是非常困难的啊!现在大王您却面有骄色,照我看来,诸侯们心中想的,不是攻打楚国,就是要攻打秦国。如果不作准备,是一定为天下人所耻笑的。

【出典】:

战国策·秦策》五《谓秦王》:“《诗》云:‘行百里者半于九十’。此言末路之难。今大王皆有骄色,以臣之心观之,天下之事,依世主之心,非楚受兵,必秦也。……若随此计而行之,则两国者必为天下笑矣。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孔颖达《尚书·旅獒疏》:“古语云:‘行百里者半于九十’,言末路之艰难也’。” 宋·黄庭坚《赠元发弟》:“功亏一篑未成丘山,凿井九阶不次水泽,行百里者半九十,小狐汔济濡其尾。”


主谓 一百里路程,走了九十里,只能算走了一半。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,愈困难,愈要加把劲,全力以赴。语出《战国策·秦策五》:“诗云:‘行百里者半九十’,此言末路之难”。清·侯方域《答张无如书》:“语云:~西铭必有以处此。”△常用于勉励人做事坚持到底,善始善终。→功亏一篑 功败垂成


【词语行百里者半九十】  成语:行百里者半九十汉语词典:行百里者半九十

猜你喜欢

  • 潜郎白首

    同“郎潜白发”。宋李刘《酹江月.寿漕使》词:“汉庭用老,想君王也忆,潜郎白首。”

  • 登楼王粲

    源见“王粲登楼”。借指思念故土之人。清陈维崧《木兰花慢.戊午中秋同既庭赋》词:“只斫月吴刚,登楼王粲,一样难眠。”

  • 泪如铅水

    源见“金铜仙人”。又唐李贺《金铜仙人辞汉歌》:“魏官牵车指千里,东关酸风射眸子。空将汉月出宫门,忆君清泪如铅水。”后以“泪如铅水”形容极度凄苦悲伤。宋 毛幵《水龙吟.登吴江桥作》词:“念素心空在,徂年

  • 翩其反矣

    《诗.小雅.角弓》:“骍骍角弓,翩其反矣。”朱熹集传:“翩,反貌。弓之为物,张之则内向而来,弛之则外反而去。”本为表示弓的一张一弛的反作用,后用“翩其反矣”借喻文辞意义完全相反。南朝 梁刘勰《文心雕龙

  • 堕地甑

    同“堕甑”。清赵翼《金二雅绘禊游图集兰亭字为序长卷索题戏书其后》诗:“破之片片堕地甑,贯之缕缕入扣丝。”

  • 泗石

    《书.禹贡》:“峄阳孤桐,泗滨浮磬。”孔传:“泗水涯水中见石,可以为磬。”后因以“泗石”称磬石。唐司空图《成均赋》:“孤桐韬响,惟均雨露之濡;泗石含清,未冠云韶之节。”【词语泗石】   汉语大词典:泗

  • 穆驭良

    源见“穆王八骏”。泛指驾驭骏马。清黄景仁《泥涂叹》诗:“纵有穆驭良,为功逊乘橇。”

  • 雷居士

    《宋书》卷九十三《隐逸传.雷次宗传》:“雷次宗,字仲伦,豫州南昌人也。少入庐山,事沙门释慧远……本州辟从事、员外散骑侍郎,征并不就。”与子侄书,令“家事大小,一切勿关”。“后又征诣京邑,为筑室于钟山西

  • 鹑结

    同“鹑衣百结”。宋刘克庄《书画》诗:“不如鹑结村夫子,惟宝《蒙求》与《孝经》。”【词语鹑结】   汉语大词典:鹑结

  • 取精用弘

    原指居官掌权很久的人,其享用多而精。《左传.昭公七年》:“抑谚曰蕞尔国,而三世执其政柄,其用物也弘矣,其取精也多矣,其族又大,所冯厚矣。”后来指从丰富的材料中吸取精华为“取精用弘”。【词语取精用弘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