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藏舟夜壑

藏舟夜壑

同“藏舟去壑”。金元好问《萧仲植长史斋》诗:“藏舟夜壑未厌深,提备有人来倚柂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名标雁塔

    源见“雁塔题名”。谓考中进士。明 刘兑《娇红记》:“全不问身跳龙门,名标雁塔。”

  • 福不重至,祸必重来

    汉.刘向《说苑.权谋》:“韩昭侯造作高门。屈宜咎曰:‘昭侯不出此门。’曰:‘何也?’曰:‘不时。吾所谓不时者,非时日也。人固有利不利。昭侯尝利矣,不作高门,往年秦拔宜阳,明年大旱民饥,不以此时恤民之急

  • 有不虞之誉,有求全之毁

    虞:有意料。 有意料不到的赞扬,也有过于苛求的诋毁。语出《孟子.离娄上》:“孟子曰:‘有不虞之誉,有求全之毁。’”《儿女英雄传》三八回:“圣人曾有两句话说道是:‘有不虞之誉,有求全之毁’。”也引作〔

  • 秦晋

    同“秦晋之好”。元王实甫《西厢记》二本一折:“倒陪家门,情愿与英雄结婚姻,成秦 晋。”【词语秦晋】   汉语大词典:秦晋

  • 盛筵必散

    俗语,与“盛筵难再”义相近。清代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十三回:“要知道,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,一时的欢乐,万不可忘了那‘盛筵必散’的俗语。”主谓 盛大的宴会也要散席的。比喻良辰美景不会永远存在,总会消失。《

  • 齐王舍牛

    《孟子.梁惠王上》:“(齐宣)王坐于堂上,有牵牛而过堂下者,王见之,曰:‘牛何之(往)?’对曰:‘将以衅钟(宰杀祭钟)。’王曰:‘舍之!吾不忍其觳觫(hú sù,因恐惧而发抖),若无罪而就死地。’对曰

  • 析骨而炊

    同“析骸以爨”。《史记.宋微子世家》:“王问:‘城中何如?’曰:‘析骨而炊,易子而食。’”见“析骸以爨”。《史记·宋微子世家》:“王问:‘城中何如?’曰:‘~,易子而食。’”【词语析骨而炊】  成语:

  • 长平坑赵

    指战国后期秦国在长平(今山西高平西北)大败赵国并坑死被俘赵兵四十多万的事。比喻战败遭屠杀;战争残酷。秦昭王四十五年(前262年),秦国包围韩国上党(今山西长治北),上党郡守冯亭以地献于赵国,引起秦国与

  • 看花之喜

    源见“春风得意”。指进士及第的喜庆之事。唐时举进士及第者有在长安城中看花的风俗。明陈汝元《金莲记.郊遇》:“愿借酒杯,预贺看花之喜。”

  • 指雁为羹

    元.关汉卿《调风月》第三折:“终身无,簸箕星,指云中,雁作羹。”“指雁为羹”,是指用天上的大雁去做羹汤,相去遥远,不切实际。用以比喻用不切实际的想法自慰。《雍熙乐府.醉花阴.赶苏卿套》:“当初指雁为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