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荀氏八龙

荀氏八龙

借指德才出众的八个兄弟。唐包何《相里使君第七男日》诗: “荀氏八龙唯欠一,桓山四凤已过三。” 参见:○荀家兄弟


【典源】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:“陈太丘诣荀朗陵”条注引晋· 张璠《汉纪》曰:“ (荀) 淑有八子: 俭、鲲、靖、寿、汪、爽、肃、敷。淑居西豪里,县令苑康曰:‘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’,遂署其里为高阳里。时人号曰八龙。”《后汉书·荀淑列传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 后汉荀淑品行高尚而博学多闻,有八个儿子,其字中皆有“慈”字,都很有名声,当时人称之为“八龙”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人兄弟皆知名出众。

【典形】 八慈、八龙、八龙荀、荀龙、荀氏八龙、八龙兄弟。

【示例】

〔八慈〕 宋·苏轼《过于海舶得迈寄书》:“庶几门户有八慈,不恨居邻无二仲。”

〔八龙〕 唐·李白《早夏于将军叔宅与诸昆季》:“八龙增秀以列次,五色相辉而有文。”

〔八龙荀〕 唐·元稹《代曲江老人白韵》:“雄推三虎贾,秀擢八龙荀。”

〔荀龙〕 唐·李商隐《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洒》:“嵇鹤元无对,荀龙不在夸。”

〔荀氏八龙〕 明·汤显祖《紫箫记》:“正是贾家三虎,伟节最著; 荀氏八龙,慈明无双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久旱逢甘雨

    宋.洪迈《容斋四笔.得意失意诗》:“旧传有诗四句,诵世人得意者云:‘久旱逢甘雨,他乡见故知,洞房花烛夜,金榜挂名时。’”天旱已久,遇到一场好雨;身居异乡,遇见旧友;相爱已久,迎来洞房花烛;奋斗数年,盼

  • 听歌云断

    源见“响遏行云”。形容歌声嘹亮,优美动听。北周庾信《奉和示内人》:“听歌云即断,闻琴鹤倒回。”

  • 平原绣

    唐.李贺《浩歌》:“买丝绣作平原君,有酒惟浇赵州土。”唐代诗人李贺在诗中赞赏战国时代以养士著名的四公子之一赵胜,说买好丝线来绣成平原君的像,以表尊仰之意。后因以为对人敬仰之典。郑泽《壬子秋日奉呈钝庵尊

  • 一以贯之

    原指孔子用忠恕之道贯穿在一切事物之中。 后泛指一种思想或理论贯通始终。语出《论语.里仁》:“吾道一以贯之。”《汉书.王莽传上》:“而公包其始终,一以贯之,可谓备矣。”《艺文类聚》卷一二引晋薛莹《汉纪

  • 高卧北窗

    同“北窗高卧”。宋陆游《暑中北窗昼卧有作》诗:“高卧北窗凉,超然寄疏豁。”【词语高卧北窗】  成语:高卧北窗

  • 满籝金

    《汉书.韦贤传》:“贤四子:长子方山为高寝令,早终;次子弘,至东海太守;次子舜,留鲁守坟墓;少子玄成,复以明经历位至丞相。故邹鲁谚曰:‘遗子黄金满籝,不如一经。’”唐.颜师古注:“扬雄《方言》云:“陈

  • 矍相

    《礼记.射义》:“孔子射于矍相之圃,盖观者如堵墙。”郑玄笺:“矍相,地名。”本为古地名,故址在今山东省 曲阜市城内阙里西。后借指学宫中习射的场所。《北史.张普惠传》:“乞至九月,备饰尽行,然后奏《狸首

  • 枭破镜

    比喻忘恩背义的恶人。传说枭是食母的恶鸟,破镜是食父的恶兽。《汉书.郊祀志上》,“祠黄帝,用一枭破镜。”唐代颜师古注引孟康曰:“枭,鸟名,食母。破镜,兽名,食父。黄帝欲绝其类,使百吏祠皆用之。”亦作“枭

  • 张影

    同“张三影”。宋刘辰翁《一剪梅.和人催雪》词:“歌者不来今几时。姜影无词,张影无词。”

  • 不见全牛

    源见“庖丁解牛”。形容对事物观察透彻,深谙其规律,技艺高超。宋黄庭坚《别蒋颖叔》诗:“三品衣鱼人仰首,不见全牛可下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