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苏门长啸

苏门长啸

晋书.阮籍传》:“籍尝于苏门山遇孙登,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。登皆不应,籍因长啸而退。至半岭,闻有声若鸾凤之音,响乎岩谷,乃登之啸也。”后以“苏门长啸”为啸傲山林,表示高士情趣的典故。唐白居易《秋池独泛》诗:“严子垂钓日,苏门长啸时。”清蒲松龄《为安方猷与孙惠公启》:“苏门长啸,响生林谷之风;书案频吟,光照芸窗之雪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三国志·魏书·王粲传》裴松之注引晋·孙盛《魏盛春秋》曰:“ (阮) 籍少时尝游苏门山,苏门山有隐者,莫知名姓,有竹实数斛,臼杵而已。籍从之,与谈太古无为之道,及论五帝三王之义,苏门生萧然曾不经听。籍乃对之长啸,清韵响亮,苏门生逌(yóu) 尔而笑。籍既降,苏门生亦啸,若鸾凤之音焉。”《世说新语·栖逸》亦载。《晋书·阮籍传》:“籍尝于苏门山遇孙登,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,登皆不应,籍因长啸而退。至半岭,闻有声若鸾凤之音,响乎岩谷,乃登之啸也。”

【今译】 魏时阮籍曾登上苏门山,见到一位隐士 (一说为孙登),阮籍与他谈论上古无为之道,及五帝三皇之义,隐士似乎并不在意听。阮籍于是对他发出长啸。音韵清越响亮,隐士只是微笑,阮籍回去下到半山,听到山上的声音像鸾凤的鸣吟,震荡岩谷,原来是隐士之啸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人隐居旷怀,啸傲山林。

【典形】 半空鸾凤、半岭啸声、长啸发苏门、高士啸、鸾凤吟、鸾啸、苏门长啸、苏门啸、孙登啸、闻凤啸、啸向苏门、清啸苏门山、啸上苏门颠、长啸愧孙登、长吟感孙登、长啸作鸾音、阮籍长啸、逢苏门、孙登无语、山头学啸、苏门人。

【示例】

〔半空鸾凤〕 宋·陆游《次韵范参政书怀》之十:“剩欲舒怀答清啸,半空鸾凤愧孙登。”

〔半岭啸声〕 宋·陆游《林间书意》之二:“半岭啸声惊阮籍,要知天下有高流。”

〔长啸发苏门〕清·王夫之《夏日读史曳涂居闻松声》:“潮水孤琴传海岛,中峰长啸发苏门。”

〔高士啸〕 宋·陆游《玉芨斋书事》:“叔夜曾闻高士啸,孔宾岂待异人呼。”

〔鸾凤吟〕 宋·陆游《醉中作》:“清啸穿林鸾凤吟,草书落纸龙蛇走。”

〔鸾啸〕 唐·杨炯《群官寻杨隐居诗序》:“阮籍之见苏门,止闻鸾啸。”

〔苏门长啸〕 唐·白居易 《秋池独泛》:“严子垂钓日,苏门长啸时。”

〔孙登啸〕 明·袁宏道《梅花》之二:“花前乍许孙登啸,座上唯容靖节巾。”

〔闻凤啸〕 清·王夫之 《广遣兴》:“阮籍狂才闻凤啸,骆丞囚得伴蝉吟。”

〔啸向苏门〕 清·杨潮观《穷阮籍醉骂财神》:“有时节悲来泪向穷途洒,有时节兴来啸向苏门外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枕曲肱

    源见“蔬水曲肱”。形容随遇而适,安贫乐道。宋陆游《秋夜读书有感》诗:“但令吾道常无坠,饮水何妨枕曲肱。”【词语枕曲肱】   汉语大词典:枕曲肱

  • 生甘类原宪

    源见“原宪贫”。谓安贫乐道。宋梅尧臣《贫》诗:“生甘类原宪,死不学陶朱。”

  • 潦水尽而寒潭清

    潦( ㄌㄠˇ lǎo )水:雨后地面的积水。 积水消尽,寒潭清澈。 比喻诗作清俊自然。语出唐.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“时维九月,序属三秋。潦水尽而寒潭清,烟光凝而暮山紫。”清.刘熙载《艺概.诗概》:

  • 湘筠斑

    同“湘妃竹”。元汪克宽《题道士张湛然弹琴诗卷》诗:“娥 英泣洒湘筠斑,迁客相逢话羁旅。”

  • 鹭鵷

    源见“鹭序鵷行”。比喻班列整肃有序的朝官。元陈孚《开平即事》诗之一:“金阙觚棱龙虎气,玉阶阊阖鹭鵷班。”

  • 善戏谑兮,不为虐兮

    戏谑:开玩笑。虐:刻薄伤人。 善于说笑逗趣,但不刻薄伤人。语出《诗.卫风.淇奥》:“善戏谑兮,不为虐兮。”清.李渔《闲情偶寄.词曲部.戒淫亵》:“即谈欲事,亦有‘善戏谑兮,不为虐兮’之法,何必以口代

  • 屈产之乘

    屈:古邑名,春秋晋地,在今山西省吉县北;一说屈产为古地名,在今山西省石楼县。屈产之乘:即屈地所产的良马。《左传.僖公二年》:“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,假道于虞以伐虢。公曰:‘是吾宝也。’对曰:‘

  • 秦皇架石桥

    晋.伏琛《三齐略记》:“秦始皇于海中作石桥,海神为之竖柱,始皇求为相见。神云:‘我形丑,莫图我形,当与帝相见。’乃入海四十里见海神,左右莫动手,工人潜以脚画其像。神怒曰:‘帝负约,速去。’始皇转马还,

  • 葛天氏之民

    葛天氏:我国上古传说中的标榜无为而治的帝王。 葛天氏时代的老百姓。 表示生活在民风淳朴的理想社会里。语出晋.陶潜《五柳先生传》:“无怀氏之民与?葛天氏之民与?”宋.李清照《金石录后序》:“每朔望谒

  • 出奇制胜

    《孙子.势》:“凡战者,以正合,以奇胜。故善出奇者,无穷如天地,不竭若江河。”后以“出奇制胜”谓用奇兵奇计,用常人意想不到的方法、手段取得胜利或好效果。唐陆贽《论替换李楚琳》:“楚琳卒伍凡材,厮养贱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