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苍水使者

苍水使者

同“苍水使”。唐杜甫《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》:“苍水使者扪赤绦,龙伯国人罢钓鳌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吴越春秋·越王无余外传》:“禹乃东巡登衡岳,血白马以祭,不幸所求。禹乃登山,仰天而啸。因梦见赤绣衣男子,自称玄夷苍水使者,闻帝使文命于斯,故来候之,非厥岁月,将告以期,无为戏吟。故倚歌覆釜之山,东顾谓禹曰:‘欲得我山神书者,斋于黄帝岩岳之下三月,庚子登山发石,金简之书存矣。’禹退,又斋三月,庚子登宛委山,发金简之书。”仇兆鳌《杜诗详注〈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〉》诗注引《搜神记》曰:“秦时有人夜渡河,见一人丈余,手横刀而立,叱之,乃曰:‘吾苍水使者也。’”今本《搜神记》未见。

【今译】相传大禹治水至衡山,杀白马祭祀,但不得好兆。大禹登山,梦见有一穿红色绣衣的男子,自称玄夷苍水使者,听说天帝命他治水,特来告诉他:“想得到山神书,要在黄帝岩岳下斋戒三月,然后登山发石,可以得到金简之书。”大禹斋戒三月,登宛委山,果然得到金简之书,而掌握治水的方法。又据《搜神记》: 秦时有人夜间渡河,见到一人高丈余,也称自己是苍水使者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借称使者; 或咏大禹事。

【典形】 苍水、苍水呈简、苍水使、苍水使者、玄夷。

【示例】

〔苍水〕 明·陈子龙《谒禹陵》:“防风膏斧钺,苍水贡文章。”

〔苍水呈简〕 清·王慧《禹陵》:“苍水先呈简,防风后至刑。”

〔苍水使〕 唐·杜甫《季夏送乡弟韶》:“令弟尚为苍水使,名家莫出杜陵人。”

〔苍水使者〕 唐·杜甫《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》:“苍水使者扪赤绦,龙伯国人罢钓鳌。”

〔玄夷〕 北周·庾信《温汤碑》:“咸池浴日,先应绿甲之图; 砥柱浮天,始受玄夷之命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栖乌

    《乐府诗集》卷二十八南朝梁.吴均《城上乌》:“焉焉(呜呜)城上乌,翩翩尾毕逋。凡生八九子,夜夜啼相呼。质微知虑少,体贱毛衣粗。陛下三万岁,臣至执金吾。”《乐府诗集》中有《城上乌》,本是咏乌鸦,因“乌”

  • 仲尼执鞭

    《论语.述而》:“子曰:‘富而可求也,虽执鞭之士,吾亦为之。如不可求,从吾所好。’”执鞭,指地位极低为人服务的贱役。所好,合理之道。孔子这段话意为:凡合于道而可以追求的富贵,那末,虽然做贱役,我也可以

  • 玉枕秘记

    同“枕中鸿宝”。明高启《题黄大痴天池石壁图》诗:“我闻此中可度难,玉枕秘记传自青牛师。”

  • 枣似瓜

    同“枣大如瓜”。清方文《奉酬范质公司马》诗:“东风柔橹别江沙,送我安期枣似瓜。”

  • 洪水猛兽

    《孟子.滕文公下》:“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,周公兼夷狄、驱猛兽而百姓宁。”后以“洪水猛兽”称为害极大的人或事物。清叶廷琯《鸥陂渔话.东坡画像赞》:“彼为士大夫者,或反詈为害,甚洪水猛兽。”并列 比喻带

  • 郁垒神荼

    源见“神荼郁垒”。传说中能制伏恶鬼的两位神人,旧时民间奉为门神。亦指桃符,春联。宋姜夔《鹧鸪天.丁巳元日》词:“娇儿学作人间字,郁垒 神荼写未真。”【词语郁垒神荼】  成语:郁垒神荼汉语大词典:郁垒神

  • 孩名

    《礼记.内则》:“〔子生三月〕父执子之右手,咳而名之。”陆德明释文:“孩字又作咳。”后因以“孩名”指婴儿时期。唐元稹《招讨镇州制》:“因念自孩名之逮于羁丱,十三年不能为成人,岂忍一朝之忿,驱而杀之。”

  • 河阳花

    同“河阳一县花”。清吴雯《柬毛会侯》诗:“虽然不种河阳花,却亦饱看汴城柳。”

  • 和玉

    同“和氏之璧”。《后汉书.刘陶传》:“就使当今沙砾化为南金,瓦石变为和玉,使百姓渴无所饮,饥无所食……犹不能以保萧墙之内也。”唐卢照邻《五悲.悲才难》:“杲之为人也,风流儒雅,为一代之和玉;昂之为人也

  • 刺股

    汉.刘向集录《战国策.秦策一》载:苏秦游说秦王,上书十次,秦王没有采纳他的主张,他回到家中,父母妻嫂都不理睬他,他伤感之余,刻苦自励,“乃夜发书,陈箧(小箱子)数十,得《太公阴符》(“阴符”是太公兵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