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等身书”。叠起来与身高相等的著作。形容著作之多。柳亚子《呈符老宇澄》诗:“等身著作推君健,旷世才名愧我虚。”见“著述等身”。【词语等身著作】 成语:等身著作汉语大词典:等身著作
同“望尘而拜”。唐韦应物《寄洪州幕府卢二十一侍御》诗:“同时趋府客,此日望尘迎。”
唐.李玫《异闻实录.长明公》:“杨穆于昭应寺读书,每见一红裳女子。一日诵诗曰:‘金殿不胜秋,月斜石楼冷。谁是相顾人?褰帷吊孤影。’穆问其姓氏,云:‘远祖名无忌,姓宋。十四代祖,因显扬释教,封长明公。开
同“夏五郭公”。清王士禛《池北偶谈.公文介论乐府》:“中间岂无陶阴之误,夏五之脱?”【词语夏五】 汉语大词典:夏五
同“昆明灰”。清 丘逢甲《答台中友人》诗:“归来谁与话酸辛,满目茫茫劫后尘。”
源见“玉石俱焚”。比喻好坏不分。唐吴兢《贞观政要.公平》:“善小人之小善,谓之善善;恶君子之小过,谓之恶恶。此则蒿兰同臭,玉石不分,屈原所以沉江,卞和所以泣血者也。”亦比喻好坏同归于尽。《说岳全传》三
源见“樊素”。本指唐代白居易家伎樊素、小蛮。借指能歌善舞的女艺人。宋陆游《冬晴日得闲游偶作》诗:“不用清歌素与蛮,闲愁已自解连环。”
同“点鬼簿”。明陶宗仪《辍耕录.点鬼录》:“文章用事填塞故实,旧谓之点鬼录,又谓之堆垛死尸。”【词语点鬼录】 汉语大词典:点鬼录
《左传.成公二年》:“鲁、卫谏曰:‘……’晋人许之,对曰:‘群臣帅赋舆以为鲁、卫请,若苟有以藉口而复于寡君,君之惠也。敢不唯命是听。’”晋.杜预注:“赋舆,犹兵车。”春秋时,称兵车为赋舆,后遂用为咏军
参见:养军千日,用在一朝【词语养兵千日,用兵一时】 成语:养兵千日,用兵一时汉语大词典:养兵千日,用兵一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