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舞鸾妆镜

舞鸾妆镜

源见“镜鸾”。形容美人的妆台之镜。元雅琥《崔徽写真》诗:“舞鸾妆镜拭铅华,毫素无声散彩霞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格诗

    唐代白居易《白氏长庆集》分格诗、律诗两类,格诗与近体律诗相对,即古体诗。白居易《白氏后集自序》:“迩来复有格诗、律诗。”汪立名注:“格诗,统古体歌行乐府而言。”【词语格诗】   汉语大词典:格诗

  • 襦袴余暖

    同“襦温袴暖”。宋毛滂《天香.饯钱塘太守内翰张公作》词:“碧瓦千家,少借襦袴余暖。”

  • 温律

    源见“邹衍吹律”。谓生暖扬温。宋欧阳修《新营小斋凿地炉辄成五言三十七韵》:“墐户畏初寒,开炉代温律。”【词语温律】   汉语大词典:温律

  • 湘弦

    同“湘瑟”。唐韩愈《送灵师》诗:“四座咸寂默,杳如奏湘弦。”宋贺铸《雁后归.想娉婷》词:“湘弦弹未半,凄怨不堪听。”【词语湘弦】   汉语大词典:湘弦

  • 倒玉山

    源见“玉山倾倒”。形容醉酒、醉态。唐李群玉《题樱桃》诗:“春初携酒此花间,几度临风倒玉山。”宋陈与义《次韵光化宋唐年主簿》:“梦中犹得攀珠树,别后能忘倒玉山。”

  • 过颐豕视

    过:大。颐:下巴。指人的相貌不好,下巴过大,耳后见腮,看人若豕之偷视。据说是不仁者的相。《战国策.齐策上》:“王之方为太子之时,辨谓靖郭君曰:‘太子相不仁,过颐豕视,若是者倍反,不若废太子,更立卫姬婴

  • 手口之泽

    《礼记.玉藻》:“父没而不能读父之书,手泽存焉尔;母没而杯圈不饮焉,口泽之气存焉尔。”后因以“手口之泽”指父母遗物。北齐颜之推《颜氏家训.风操》:“父之遗书,母之杯圈,感其手口之泽,不忍读用。”【词语

  • 盗跖

    《庄子.盗跖》:“盗跖从卒九千人,横行天下,侵暴诸侯。”又《荀子.不苟》:“盗跖吟口,名声若日月,与舜禹俱传而不息。”相传盗跖为古时民众起义的领袖,名跖,“盗”是当时统治者对他的贬称。后遂用为盗贼或盗

  • 中山醉

    同“中山沉醉”。明汤显祖《景州高氏柏庄饮》诗:“上客欢难似,中山醉不如。”

  • 凤凰楼

    ①借指公主宅第。唐李端《赠郭驸马》诗: “日暮吹箫杨柳陌,路人遥指凤凰楼。” ②泛指女子居处。《醒世恒言·陆五汉硬留合色鞋》: “一念愿邀云雨梦,中时飞过凤凰楼。” 参见:○乘鸾跨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