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自暴自弃

自暴自弃

自暴,犹言自害;自弃,不求上进。自暴自弃,意思是不知自爱,甘于堕落。今指甘于落后。孟子说,一个自暴的人,不可以跟他谈正经话;一个自弃的人,不能和他有所作为。一个人讲起话来诋毁礼义,叫作自暴;自认为不能心怀仁德,行合正道,叫作自弃。仁是人们最合适的住宅,义是人们最正确的道路。一个人放着最安适的住宅不住,丢下最正确的道路不走,真是可悲啊。

【出典】:

孟子·离娄》上:“孟子曰:‘自暴者,不可与有言也:自弃者,不可与有为也。言非礼义,谓之自暴也;吾身不能居仁由义,谓之自弃也。仁,人之安宅也;义,人之正路也。旷安宅而弗居,舍正路而不由,哀哉’。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朱熹吕祖谦《近思录·为学》;“懈意一生,便是自暴自弃。”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48回:“这也算自暴自弃了。”


并列 暴,糟蹋。自我作践,不思进取。语本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自暴者,不可与有言也;自弃者,不可与有为也。”刘卫华、张欣武《哈佛女孩刘亦婷》:“我们每个人都遇到过大大小小的挫折,有的人便~了,而能像巴尔肯这样能预见到未来光明的人却不多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描写甘心落后,不求上进。也作“自甘暴弃”、“自弃自暴”。


解释暴:糟蹋、损害。弃:唾弃、嫌弃。自甘堕落,不求进取。

出处孟子·离娄上》:“自暴者,不可与有言也;自弃者,不可与有为也。言非礼义,谓之自暴也;吾身不能居仁由义,谓之自弃也。”

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,名轲,字子舆。《孟子》一书是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的有关孟子的言论汇编,是儒家重要的经典。孟子师承孔子之孙孔伋,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,是儒家中地位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宗师,被后世称为“亚圣”,与孔子并称为“孔孟”。

孟子曾经说:“糟蹋自己,自己损害自己的人,不能和他谈论什么;自甘落后,不求上进的人,不能和他一起做什么。言谈不合礼仪,我们可以认为这就是自暴,自身不能依据仁、遵循义来行事就叫做自弃。仁是人们安居的住宅,义是人们正当的大道。空出安居的住宅不住,舍弃正当的大道不走,真是可悲啊!”

空出安居的住宅不住,舍弃正当的大道不走,真是可悲啊!”孟子把人类的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,即仁、义、礼、智;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,即“父子有亲,君臣有义,夫妇有别,长幼有序,朋友有信”。孟子认为,仁、义、礼、智四者之中,仁、义最为重要。仁、义的基础是孝、悌,而孝、悌是处理父与子、兄与弟这类血缘关系的基础。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,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才会有比较可靠的保证。

近义自甘堕落

反义自强不息

例句

你不能因为受了这一处分,就自暴自弃、不求上进啊!


【词语自暴自弃】  成语:自暴自弃汉语词典:自暴自弃

猜你喜欢

  • 埋轮当路

    源见“张纲埋轮”。指决心抨击当路权奸。北周庾信《周大将军上开府广饶公郑常墓志铭》:“公露节东驱,风奔群盗;埋轮当路,威振中原。”

  • 悖入悖出

    《礼.大学》:“贷悖而入者,亦悖而出。”后因称财物获得不以正道,又被人巧夺或浪费以尽者为悖入悖出。并列 收入不正者,一定受到不正当的损失。也指胡乱得到的钱,又胡乱地花去。语本《礼记·大学》:“言悖而出

  • 杨震关

    《后汉书.杨震传》载:东汉杨震为潼关西华阴人,“少好学,受《欧阳尚书》于太常桓郁,明经博览,无不穷究。诸儒为之语曰:‘关西孔子杨伯起。’”后因别称潼关为“杨震关”。前蜀韦庄《秦妇吟》:“前年又出杨震关

  • 燕台句

    唐李商隐曾作《燕台诗》四首,描情摹怨,忆旧伤别,备极工细,传诵一时。洛中妓柳枝尤爱诵唱。后因以“燕台句”指工于言情的诗词佳作。宋周邦彦《瑞龙吟.春词》词:“惟有旧家秋娘,声价如故。吟笺赋笔,犹记《燕台

  • 登台拜将

    同“登坛拜将”。《说岳全传》四回:“这沥泉原是神物,令郎定有登台拜将之荣。”连动 登上高台,被授予将领职位。语出《说岳全传》4回:“这沥泉原是神物,令郎定有登台拜将之荣”。诸义平《第二十九标首义纪实》

  • 一片冰心

    源见“玉壶冰”。指高洁之心。唐王昌龄《芙蓉楼送辛渐》诗:“洛阳亲友如相问,一片冰心在玉壶。”偏正 心灵纯洁,性情恬淡,不慕名利。唐·王昌龄《芙蓉楼送辛渐》:“洛阳亲友如相问,~在玉壶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

  • 鱼跃

    源见“鱼化龙”。喻指参加科举考试。唐温庭筠《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》:“未知鱼跃地,空愧《鹿鸣》篇。”【词语鱼跃】   汉语大词典:鱼跃

  • 猿马意

    同“心猿意马”。明徐霖《绣襦记.遗策相挑》:“难拴猿马意,欲缔凤凰交。”【词语猿马意】   汉语大词典:猿马意

  • 织锦回文

    《晋书.窦滔妻苏氏传》:“窦滔妻苏氏,始平人也。名蕙,字若兰。善属文。滔,苻坚时为秦州刺史,被徙流沙。苏氏思之,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,宛转循环以读之,词甚凄惋,凡八百四十字。”唐.武则天《璇玑图序》

  • 二俱亡羊

    源见“臧穀亡羊”。喻事况虽异而结局相同。宋范成大《竹下》诗:“我亦縻斗升,三年去丘壑。二俱亡羊耳,未用苦商略。”【词语二俱亡羊】  成语:二俱亡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