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腰金拖紫

腰金拖紫

亦作“腰金衣紫”。金:金印。紫:紫绶。在古代只有高级官员才能配带金印、紫绶。比喻身居要职,地位显赫。沈攸之(?-478年),字仲达,吴兴武康(今浙江德清西)人,少时孤贫,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(450年),北魏入侵宋,宋征发民丁,沈攸之也被征入,作战英勇顽强,屡败强敌,因而职务不断上升。孝武帝死,受命辅佐太子,进号安西将军,因见幼主在位,而生谋反之心。顺帝元年,正式反叛。朝廷派齐王率兵征讨,发布檄文痛斥沈攸之。檄文称沈攸之少时贫贱,从士兵中提拔上来,凭着运气,没有打败仗,依靠一点儿战功朝廷就给他裂土分封,腰间悬挂金印,身上披着紫绶。朝中再也没有比他尊贵的了,国家中也没有比他富有的。……而他却纠集妖众,发动叛乱,前来送死,是可忍,孰不可忍。后沈攸之兵败被杀。

【出典】:

宋书》卷74《沈攸之传》1934页:“沈攸之少长庸贱,擢自阎伍,邀百战之运,乘一捷之功,镌山裂地,腰金拖紫,穷贵于国,极富于家。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白居易《哭从弟》:“一片绿衫消不得,腰金拖紫是何人?” 宋·王禹偁《送牛冤序》:“含饴弄孙,尽高堂之乐;腰金拖紫,居百城之长。”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·钱多处白丁横带》:“何不在此处用了些?博得个腰金衣紫,也是人生一世,草生一秋。”


并列 金,金印;紫,紫绶。腰佩金印,身拖紫绶。形容身居高官。语出《宋书·沈攸之传》:“少长庸贱,擢自阎伍,沈攸之邀百战之运,乘一捷之功,镌山裂地,腰金拖紫,穷贵于国,极富于家。”唐·白居易《哭从弟》诗:“一片绿衫消不得,~是何人?”△多用于形容高官显宦。→服冕乘轩 ↔叹老嗟卑 金尽裘敝。也作“背紫腰金”、“腰金衣紫”。


【词语腰金拖紫】  成语:腰金拖紫汉语词典:腰金拖紫

猜你喜欢

  • 徐君墓

    源见“季札挂剑”。泛指亡友之墓。清赵翼《哭杭应龙先生墓》诗:“我归但有徐君墓,公在曾怜赵氏孤。”

  • 风雨飘飖

    同“风雨飘摇”。清 珠泉居士《续板桥杂记.丽品》:“壬寅仲冬,便道过访,虽座上客满,不异曩时,而风雨飘飖,渐觉朱颜非昔矣。”见“风雨飘摇”。清·珠泉居士《续板桥杂记·丽品》:“壬寅仲冬,便道过访,虽座

  • 锦帐

    同“锦帐郎”。唐杜牧《新转南曹未叙朝散初秋暑退出守吴兴书此篇以自见志》诗:“喜抛新锦帐,荣借旧朱衣。”同“锦步障”。唐 侯冽《金谷园花发怀古》诗:“犹疑施锦帐,堪叹罢朱纨。”【词语锦帐】   汉语大词

  • 骑竹杖

    源见“杖化龙”。指仙道出行。元柳贯《追饯常大参至樵舍镇饮别后夜宿舟中听雨》诗:“欲与仙人骑竹杖,时从老子据胡床。”

  • 鱼在藻

    《诗经.小雅.鱼藻》:“鱼在在藻,有颁其首。”汉.毛氏传:“鱼以依蒲藻为得其性。”《鱼藻》以“鱼在在藻”描绘鱼儿游于水藻之间,适性而自得之状。后用为追求自得适性之典。唐.张九龄《南还湘水言怀》:“鱼意

  • 邹鲁

    《庄子.天地》:“其在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乐》者,邹 鲁之士,缙绅先生,多能明之。”邹,孟子故乡;鲁,孔子故乡。后因以“邹鲁”指文化昌盛之地,礼义之邦。北周庾信《哀江南赋》:“里为冠盖,门成邹

  • 猛士歌

    源见“大风歌”。表示渴望猛将守疆保国的壮怀。明陶望龄《沛县过高帝庙》诗:“云归尚识真人气,风起犹传猛士歌。”

  • 襄王梦

    源见“巫山云雨”。喻指男女欢合。唐胡曾《咏史.阳台》:“何人更有襄王梦,寂寂巫山十二重。”清孔尚任《桃花扇.栖真》:“前缘不断,巫峡恨浓,连床且话襄王梦。”【词语襄王梦】   汉语大词典:襄王梦

  • 围棋赌墅

    《晋书.谢安传》:“时苻坚强盛,疆场多虞,诸将败退相继。安遣弟石及兄子玄等应机征讨,所在克捷。”“玄入问计,安夷然无惧色,答曰:‘已别有旨。’既而寂然。玄不敢复言,乃令张玄重请。安遂命驾出山墅,亲朋毕

  • 朱博乌集

    《汉书.朱博传》:“(成帝)以御史大夫何武为大司空,“……是时御史府吏舍百余区井水皆竭;又其府中列柏树,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,晨去暮来,号曰:‘朝夕乌’,乌去不来者数月,长老异之。(唐.颜师古注:“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