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林宗折巾”。指林宗遇雨垫一角之巾。清张问陶《题黄左田同年为吴子华仿石田翁全庆堂玩月卷子》诗:“乱头粗服偏神似,肯仿林宗垫雨巾?”
《史记.李斯列传》:“李斯者,楚 上蔡人也。年少时,为郡小吏,见吏舍厕中鼠,食不洁,近人犬,数惊恐之。斯入仓,观仓中鼠,食积粟,居大庑之下,不见人犬之忧。于是李斯乃叹曰:‘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,在所自处
《尚书.虞书.大禹谟》:“帝曰:‘俞,允若兹。嘉言罔攸伏,野无遗贤,万邦咸宁。’”《尚书》载有“野无遗贤”句,是称颂朝政清明,人才都被录用之意。后遂用为咏清明盛世之典。唐.唐彦谦《留别四首》其三:“登
同“青毡故物”。清郑燮《家书.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二书》:“若一无所有,便王献之青毡,亦可携取质百钱救急也。”
同“涸辙之鲋”。唐王绩《薛记室收过庄见寻率题古意以赠》诗:“尔为背风鸟,我为涸辙鱼。”【词语涸辙鱼】 汉语大词典:涸辙鱼
源见“东阁招贤”。指招纳贤才之所。唐罗隐《暇日投钱尚父》诗:“望高汉相东西阁,名重淮王 大 小山。”
犹“削足适履”。截去脚趾以适合鞋的大小,喻勉强凑合,或无原则迁就。《后汉书.荀爽传》:“后世之人,好福不务其本,恶祸不易其轨。截趾适履,孰云其愚?”参见“削足适履”条。连动 截断脚趾去适应鞋子大小。比
旧时认为没有子孙后代是最大的不孝。语出《孟子.离娄上》:“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。”赵岐注:“于礼有不孝者三者,谓阿意曲从,陷亲不义,一不孝也;家贫亲老,不为禄仕,二不孝也;不娶无子,绝先祖祀,三不孝也。
同“战无不胜,攻无不取”。清昭梿《啸亭续录.转庵和尚》:“将军之事吴王亦至矣,为之辟地攻城,战无不克,数月之间招徕数郡。”见“战无不胜”。《晋书·苏峻传》:“东西抄掠,多所擒虏,兵威日盛,~,由是义众
同“游刃有馀”。宋苏轼《书吴道子画后》:“出新义于法度之中,寄妙理于豪放之外,所谓游刃馀地、运斤成风,盖古今一人而已。”【词语游刃馀地】 成语:游刃馀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