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绕朝鞭

绕朝鞭

左传.文公十三年》:“(晋国)乃使魏寿余伪以魏叛者,以诱士会。……(士会)乃行,绕朝赠之以策,曰:‘子无谓秦无人,吾谋适不用也。’”

公元615年冬,秦派大将西乞和晋国逃亡至秦的士会,率军攻晋。士会多智,并且了解晋国情况。晋国君臣十分担心,便派魏寿余假装叛魏,到秦劝说士会返晋。魏寿余请秦康公派一个熟悉魏情的人,与自己一道回魏地策动魏人来降。秦康公没有识破策反士会的计谋,便信以为真,于是派士会一同前往。士会临行时,秦大夫绕朝赶来送行,送给士会一根马鞭,说:“你不要认为秦国没有人识破你们的计谋,只不过我的建议恰恰不被秦王所采纳罢了。”后因用为临别赠言的典故。

唐.李白《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》诗:“敢献绕朝策,思同郭泰船。”又《送羽林陶将军》诗:“莫道词人无胆气,临行将赠绕朝鞭。”杜甫《别苏徯》:“赠尔秦人策,莫鞭辕下驹。”此以切送别,勉励苏徯奋进。


【词语绕朝鞭】   汉语词典:绕朝鞭

猜你喜欢

  • 铜山铁壁

    此典为南宋李伯玉坚毅不阿事。李伯玉,字纯甫,号斛峰。宋饶州余干(今属江西)人。初名诚,因犯理宗潜讳改名。理宗端平二年(1235年)进士第二,授观察推官、太学正兼庄文府教授、太学博士。召试馆职,累迁太府

  • 云龙风虎

    源见“风从虎,云从龙”。喻君臣相得。宋韩淲《满庭芳.王寺簿生朝》词:“功名事,云龙风虎,行矣佩金章。”见“风虎云龙”。【词语云龙风虎】  成语:云龙风虎汉语大词典:云龙风虎

  • 辙鲋涸

    源见“涸辙之鲋”。比喻身处危境,十分痛苦。清赵执信《纪旱》诗:“身为辙鲋涸,心与藩羊触。”

  • 锦囊

    源见“锦囊佳句”。借指诗作。宋杨万里《云龙歌赠陆务观》:“金印斗大值几钱?锦囊山齐今几篇?”清赵翼《周长庚邂逅山塘具述倾注之意答诗志愧》:“锦囊幸免遭投厕,红袖知谁肯拂尘?”【词语锦囊】   汉语大词

  • 脱帽露顶

    唐代张旭事,形容他行为狂放,不受礼教约束。唐代杜甫《饮中八仙歌》:“张旭三杯草圣传,脱帽露顶王公前,挥毫落纸如云烟。”唐代李颀《赠张旭》诗:“露顶据胡床,长叫三五声。兴来酒素壁,挥笔如流星。”《新唐书

  • 口壅若川

    《国语.周语上》:“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。川壅而溃,伤人必多,民亦如之。”后因以“口壅若川”喻禁舆论之害。南朝 梁刘勰《文心雕龙.谐隐》:“夫心险如山,口壅若川,怨怒之情不一,欢谐之言无方。”主谓 壅,

  • 画畏开厨走

    《晋书.顾恺之传》:“恺之尝以一厨画糊题其前,寄桓玄,皆其深所珍惜者。玄乃发其厨后,窃取画,而缄闭如旧以还之,绐云未开。恺之见封题如初,但失其画,直云妙画通灵,变化而去,亦犹人之登仙,了无怪色。”后以

  • 九筵

    《周礼.考工记.匠人》:“周人明堂,度九尺之筵,东西九筵,南北七筵。”筵,竹席,长九尺。九筵,即八十一尺。后因以“九筵”借指明堂。宋欧阳修《谢免明堂陪位表》:“乃因万物之成秋,爰即九筵而展礼。”【词语

  • 门无杂客

    见“门无杂宾”。《宋书·袁粲传》:“素寡往来,~。”【词语门无杂客】  成语:门无杂客汉语大词典:门无杂客

  • 避实击虚

    军事上作战的一种策略,避开敌方主力,而攻击其防御薄弱的部分。《孙子.虚实》:“水之行,避高而趋下;兵之形,避实而击虚。”并列 攻敌之法。当避其坚强,攻其虚弱。语本《孙子·虚实》:“兵之形,避实而击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