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乘槎河汉”。唐徐彦伯《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》诗:“皆言侍跸横汾宴,暂拟乘槎天汉游。”
同“黄犬书”。元马致远《集贤宾.思情》曲:“天涯自他为去客,黄犬信音乖。”
同“赐环”。清陈康祺《壬癸藏札记》卷一:“他书多称稚存赐圜由文正力,盖非事实也。”【词语赐圜】 汉语大词典:赐圜
源见“郁林石”。用以美称陆氏子孙。明高启《临顿里》诗之九:“屋前高石在,知是郁林孙。”【词语郁林孙】 汉语大词典:郁林孙
歃(shà煞)血:古代宣誓结盟之一种仪式,参与订立盟约的人要用手指蘸血,涂在口旁,表示信守,称为“歃血”。此典指毛遂说服楚考烈王,与平原君赵胜等歃血宣誓订立合纵南北联盟抗秦的盟约。后以此典比喻订立盟约
《艺文类聚》卷二十六引萧纲《玄览赋》:“御史之床犹在,督议之门不修。”宋.乐史《太平寰宇记》卷九十六《越州会稽县》:“御史床在会稽,虞翻为长沙桓王(注:长沙桓王指孙策。三国吴主孙权追其兄孙策为长沙桓王
唐.曹邺《梅妃传》:“梅妃,姓江氏,莆田人。……妃悲咽泣下。上在花萼楼,会夷使至,命封珍珠一斛密赐妃,妃不受,……上览诗,怅然不乐,令乐府以新声度之,号一斛珠曲,名始此也。……”唐传奇《梅妃传》,说唐
同“鸢跕”。宋唐庚《杂兴》诗之十三:“只愁鸢跕跕,敢作鹤昂昂。”
见“变生肘腋”。《晚清文学丛钞〈传奇杂剧卷〉》:“俺非无厌诛求,也只怕~。”
源见“日近长安远”。谓向往京师而不得至,希望难以实现。唐温庭筠《送崔郎中赴幕》诗:“相思休话长安远,江月随人处处圆。”【词语长安远】 汉语大词典:长安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