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管中窥豹

管中窥豹

世说新语.方正》:“王子敬数岁时,尝看诸门生樗蒲,见有胜负,因曰:‘南风不竞!’门生辈轻其小儿,乃曰:‘此郎亦管中窥豹,时见一斑。’”

管中窥豹,意为只看局部,不看整体。后用以比喻看问题片面。

宋.陆游《江亭》诗:“濠上观鱼非至乐,管中窥豹岂全斑。”


偏正 原意是从竹管里看豹。多比喻所见狭小,不能察全面。后以反意比喻可以从观察到的一部分推测全貌,大略可知。常和“可见一斑”连用。语出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方正》:“此郎亦管中窥豹,时见一斑。”元·周德清《一枝花·遗张伯元》曲:“向~那知外,坐井底观天又出来。运斧般门志何大,出削个好歹。”△谓见识肤浅,亦反用其意,谓以小见大。→坐井观天 以蠡测海 瓮天之见 井蛙之见 ↔见多识广。也作“管间窥豹”、“窥豹一斑”、“观凤一羽”。


【典源】《世说新语·方正》:“王子敬数岁时,尝看诸门生樗蒲。见有胜负,因曰:‘南风不竞。’门生辈轻其小儿,迺曰:‘此郎亦管中窥豹,时见一斑。’”

【今译】 晋代王献之 (字子敬) 几岁时,曾经看门下仆役博戏,见到已能分出胜负,就说:“南风有些弱。”门下仆役轻视他是个小孩子,于是说:“这小郎君也能像从管中看豹,有时见到个把斑点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人见闻不广或片面; 或指只见到局部,未见到整体; 也指从部分可推测到整体。

【典形】 豹一斑、管中窥、管中窥豹、窥管、窥一斑、一斑、以管觇豹。

【示例】

〔豹一斑〕 宋·王安石《和祖择之登紫微阁》:“却惭久此随诸彦,文采初无豹一斑。”

〔管中窥〕 宋·黄庭坚《次韵奉送公定》:“落落虎豹文,义难管中窥。”

〔管中窥豹〕 唐·韦庄《又玄集序》:“故知颔下采珠,难求十斛; 管中窥豹,但取一斑。”

〔窥管〕 唐·李商隐《寄太原卢司空》:“自吹徒窥管,于今愧挈瓶。”

〔窥一斑〕 宋·黄庭坚《平阴张澄居士隐处》:“德人墙九仞,强学窥一斑。”

〔一斑〕 宋·苏轼《范景仁和赐酒烛诗》:“万事今方咨伯始,一斑我亦愧真长。”

〔以管觇豹〕 宋·王令《客杭思李常伯》:“我愚不敢望,时以管觇豹。”


【词语管中窥豹】  成语:管中窥豹汉语词典:管中窥豹

猜你喜欢

  • 广不侯

    同“李广难封”。清赵翼《散馆恭纪》诗:“文章似惜杨无敌,骨相兼怜广不侯。”

  • 赳桓之士

    源见“赳赳桓桓”。指威武雄健的武将。太平天国洪仁玕《英杰归真》:“将见弦诵之士怀经济,赳桓之士尽腹心。”

  • 折芦而渡

    《古今逸史》载录《神僧传》第四卷:“菩提达摩,南天竺婆罗门种。神慧踈朗……武帝遣使诏迎至金陵。……帝不省玄旨。师知机不契,十九日遂去梁,折芦一枝渡江。”此事又见《景德传灯录》、《释道通鉴》。达摩祖师是

  • 暮雨朝云

    源见“巫山云雨”。指男女间的情爱与欢会。宋潘牥《南乡子.题南剑州妓馆》词:“生怕倚阑干,阁下溪声阁外山。惟有旧时山共水,依然。暮雨朝云去不还。”并列 男女之间的情爱与幽会。语本战国楚·宋玉《高唐赋》:

  • 坎蛙

    同“井蛙”。清顾炎武《酬李处士因笃》诗:“自哂同坎蛙,难佐北溟浪。”【词语坎蛙】   汉语大词典:坎蛙

  • 王戎视

    源见“岩下电”。指极好的视力。唐李白《长安州李长史书》:“属早日初眩,晨霾未收,乏离朱之明,昧王戎之视。”

  • 霜露感

    同“霜露之感”。宋王安石《驾自启圣还内》诗:“天子当怀霜露感,都人亦叹鼓箫悲。”【词语霜露感】   汉语大词典:霜露感

  • 南海献荔支

    《后汉书.和帝纪》:“旧南海献龙眼、荔支,十里一置,五里一候,奔腾阻险,死者继路。时临武长汝南唐羌,县接南海,乃上书陈状……由是遂省焉。”后汉时,南海郡有献荔支之劣政。后遂用为刺献荔腐败政治之典。唐.

  • 汉宫飞燕

    《汉书.孝成赵皇后传》载:汉成帝后赵飞燕,本赵临女,体轻善歌舞。帝微行,见而悦之,并其妹皆召入宫,为婕妤,宠冠后宫。许后废,立飞燕为后,封其妹为昭仪。后戏称赵飞燕为“汉宫飞燕”,作为得宠后妃之典。或用

  • 乌私

    同“乌鸟私情”。清赵翼《七十自述》诗:“只馀六载循陔处,稍慰乌私一片情。”【词语乌私】   汉语大词典:乌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