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竹西歌吹

竹西歌吹

唐.杜牧《题扬州禅智寺》:“雨过一蝉噪,飘萧松桂秋。青苔满阶砌,白鸟故迟留。暮霭生深树,斜阳下小楼。谁知竹西路,歌吹是扬州。”

此是杜牧诗之名篇。后因此诗中有“竹西”“歌吹”之词,故扬州筑有“竹西亭”,又名“歌吹亭”,在扬州北门外禅智寺前。后以此语典喻歌舞热闹之处。

宋.姜夔《扬州慢》:“淮左名都,竹西佳处,解鞍少驻初程。”元.王恽《越调.平湖乐》:‘醉归扶路,竹西歌吹,人道似扬州。”


【典源】 唐·杜牧《题扬州禅智寺》诗:“雨过一蝉噪,飘萧松桂秋。青苔满阶砌,白鸟故迟留。暮霭生深树,斜阳下小楼。谁知竹西路,歌吹是扬州。”

【今译】 禅智寺在扬州城东,当时杜牧弟住于寺内,杜牧来看他,写下此诗。前六句主要通过写景描绘寺内幽静清冷的景象,最后二句说: 谁知竹林路西,就是歌舞吹弹的繁华扬州城呢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借称扬州,泛指繁华游乐之地。

【典形】 歌吹古扬州、歌吹竹西、竹西歌吹、竹西古调、竹西佳处、访问竹西。

【示例】

〔歌吹古扬州〕 元·张翥《忆维扬》:“岂意繁华今劫火,空怀歌吹古扬州。”

〔歌吹竹西〕 清·章静宜《夏日杂感》:“歌吹竹西如尚在,休教笳鼓漫相侵。”

〔竹西歌吹〕 宋·苏轼《南歌子·杭州端午》:“游人都上十三楼,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。”

〔竹西古调〕元·于立《水调歌头·宴顾仲瑛》:“莫唱竹西古调,唤醒三生杜牧,遗梦绕扬州。”

〔竹西佳处〕 宋·姜夔《扬州慢》:“淮左名都,竹西佳处,解鞍少驻初程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郑家诗婢

    同“郑玄家婢”。沈昌直《题范茂芝寻诗读画图》诗之二:“此是郑家诗婢子,休将薄诉恼先生。”【词语郑家诗婢】  成语:郑家诗婢汉语大词典:郑家诗婢

  • 宿草

    《礼记.檀弓上》:“曾子曰:‘朋友之墓,有宿草而不哭焉。’”唐.孔颖达疏:“宿草,陈根也,草经一年则根陈也。朋友相为哭一期,草根陈乃不哭也。”宿草是指隔年的草,古代坟墓上常生长草,如坟上有宿草,就说明

  • 七十说

    《淮南子.泰族训》:“孔子欲行王道,东西南北,七十说而无所偶。”孔丘为了宣传自己的学说,曾四出游说,先后到过七十余个地方,然一直没有得到响应。唐.李白《赠崔郎中宗之》:“仲尼七十说,历聘莫见收。”【词

  • 朽株枯木

    同“枯木朽株”。宋 陆游《忽得京书有感》诗:“白发苍颜七十翁,朽株枯木略相同。”清冯桂芬《公启曾协揆》:“大军一至,则朽株枯木亦助声威;大军不至,则铁郭金城将沦灰烬。”见“枯木朽株”。宋·陆游《忽得京

  • 织女牵牛

    周代《诗经.小雅.大东》:“跂彼织女,终日七襄。……皖彼牵牛,不以服箱。”汉代刘安等《淮南子.俶真训》:“妾宓妃,妻织女。”《古诗十九首》:“迢迢牵牛星,皎皎河汉女。纤纤擢素手,札札弄机杼。终日不成章

  • 穷士芦

    源见“芦中人”。称芦苇。林之夏《行路难》诗:“宅边学种先生柳,江上遍生穷士芦。”【词语穷士芦】   汉语大词典:穷士芦

  • 亥豕

    同“亥豕讹”。清鲍廷博《〈芦浦笔记〉跋》:“右《芦浦笔记》十卷……三写之后,亥豕渐多,存之以俟善本勘定焉。”【词语亥豕】   汉语大词典:亥豕

  • 骊颔

    源见“探骊得珠”。指宝珠。亦戏称露珠。唐马戴《中秋月》诗:“阴魄出海上,望之增苦吟。冷搜骊颔重,寒彻蚌胎深。”

  • 庄鲋

    同“涸辙之鲋”。清褚人获《韩忠献喜雨诗》:“已发宋苗安在揠,再生庄鲋不虞枯。”【词语庄鲋】   汉语大词典:庄鲋

  • 孔壁书

    《汉书.鲁恭王刘馀传》:“恭王初好治宫室,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宫,闻钟、磬、琴、瑟之声,遂不敢复坏,于其壁中得古文经传。”《汉书.艺文志》:“《古文尚书》者,出孔子壁中。武帝末,鲁共王坏孔子宅,欲以广其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