喻凡人因附于贤者而名彰。《史记.伯夷列传》:“伯夷、叔齐虽贤,得夫子而名益彰;颜渊虽笃学,附骥尾而行益显。”唐代司马贞《索隐》:“苍蝇附骥尾而致千里,以譬颜回因孔子而名彰也。”骥,千里马。后来常用“附
源见“面缚舆榇”。表示宽大赦罪。南朝 陈徐陵《陈公九锡文》:“爇榇以表其含弘,焚书以安其反侧。”【词语爇榇】 汉语大词典:爇榇
源见“卜凤”。比喻夫妻离散。唐房千里《寄妾赵氏》诗:“鸾凤分飞海树秋,忍听钟鼓越王楼。”主谓 比喻夫妻、情侣离别或离散。唐·房千里《寄妾赵氏》诗:“~海树秋,忍听钟鼓越王楼。”△用于形容夫妻、情侣分离
儒人认为人的视、听、言、动四行都应按礼教规范。《论语.颜渊》:“颜渊问仁。子曰:‘克己复礼为仁。一日克己复礼,天下归仁焉。为仁由己,而由人乎哉!’颜渊曰:‘请问其目?’子曰:‘非礼勿视,非礼勿听,非礼
源见“拔才岩穴”。借指出身微贱的大臣。唐李白《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》诗:“傅说版筑臣,李斯鹰犬人。歘起匡社稷,宁复长艰辛。”
源见“书通二酉”。指小酉山石穴。相传其中有秦人藏书千卷。清钱谦益《答书砚》诗:“帘阁悄然私自问,蓬山 酉室又何如?”【词语酉室】 汉语大词典:酉室
同“吴宫教阵”。宋辛弃疾《最高楼.和杨民瞻席上用前韵赋牡丹》词:“汉妃翠被娇无奈,吴娃粉阵恨谁知?”
晋代陶潜故事。《宋书.陶潜传》:“潜不解音声,而畜素琴一张,无弦。每有酒适,辄抚弄以寄其意。贵贱造之者,有酒辄设,潜若先醉,便语客:‘我醉欲眠,卿可去。’其真率如此,郡将候潜,值其酒热,取头上葛巾漉酒
同“羲和”。《晋书.后妃传论》:“方祇体安,俪乾仪而合德;圆舒循晷,配羲曜以齐明。”【词语羲曜】 汉语大词典:羲曜
源见“不饮盗泉”。表示坚决摒弃邪恶事物,洁身自爱。唐李白《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》诗:“回车避朝歌,掩口去盗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