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破镜重圆

破镜重圆

唐.孟棨《本事诗.情感》:“陈太子舍人徐德言之妻,后主叔宝之妹,封乐昌公主,才色冠绝。时陈政方乱,德言知不相保,谓其妻曰:‘以君之才容,国亡必入权豪之家,斯永绝矣。傥情缘未断,犹冀相见,宜有以信之。’乃破一镜,各执其半,约曰:‘他日必于正月望日卖于都市,我当在,即以是日访之。’及陈亡,其妻果入越公杨素家,宠嬖殊厚。德言流离辛苦,仅能至京,遂于正月望日访于都市。有苍头卖半镜者,大高其价,人皆笑之。德言直引至其居,设食,具言其故,出半镜以合之,仍(因,乃)题诗曰:‘镜与人俱去,镜归人不归。无复嫦娥影,空留明月辉。’陈氏得诗,涕泣不食。素知之,怆然改容,即招德言,还其妻,乃厚遗之。闻者无不感叹。仍与德言、陈氏偕饮,令陈氏为诗,曰:‘今日何迁次(移居的意思),新官对旧官。笑啼俱不敢,方验作人难。’遂与德言归江南,竟以老终。”

南朝陈亡时,徐德言夫妇破一镜各执一半为信物,并约定他日求合,必待正月十五日卖镜以为契机。后于卖镜寻访之日,德言题诗给乐昌公主。杨素得知后,终于成全了这一对夫妻,使他们破镜重圆。后因用为咏夫妻离散或离弃后重新好合团圆的典故。

唐.罗虬《比红儿诗》:“凤折鸾离恨转深,此生难负百年心。红儿若向隋朝见,破镜无因更重寻。”


主谓 破镜重新圆合。比喻夫妻离散后重新和好、团圆。语本唐·孟棨《本事诗·情感》载:南朝陈将亡,驸马徐德言料想与妻乐昌公主难免分离,因破一面铜镜,两人各执一半,相约他年某日卖破镜于市而相见。此后几经周折,夫妻重新团圆,终老江南。宋·苏轼《蝶恋花·佳人》词:“~人在否?章台折尽青青柳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夫妻关系方面。→再续姻缘 ↔覆水难收。也作“破镜重合”、“破镜重归”。


【词语破镜重圆】  成语:破镜重圆汉语词典:破镜重圆

猜你喜欢

  • 不虞之誉

    《孟子.离娄上》:“有不虞之誉,有求全之毁。”后以不虞之誉比喻出乎意料的赞扬。鲁迅《三闲集.我和〈语丝〉的始终》:“老人该受青年的教训,更是进步的好现象,还有什么话可说呢。但是,‘不虞之誉’,也和‘不

  • 洛阳子

    同“洛阳才子”。唐孟郊《寄崔纯亮》诗:“唯馀洛阳子,郁郁恨常多。”

  • 如愿之求

    晋.干宝《搜神记》卷四:“庐陵欧明,从贾客,道经彭泽湖。每以舟中所有,多少投湖中,云:‘以为礼。’积数年。后复过,忽见湖中有大道,上多风尘。有数吏,乘车马来候明,云:‘是青洪君使要。’须臾达,见有府舍

  • 八恒河沙

    偏正 佛家语,聚积八条恒河的沙。形容多得无法计算。《大般涅槃经》卷6:“若有众生,于~等佛所发菩提心,然后乃能于恶世中不谤是法。”△用于描写数量多。↔恒河一沙。 也作“恒河沙数”。【词语八

  • 郭况金穴

    同“郭家金穴”。唐李瀚《蒙求》:“邓通铜山,郭况金穴。”

  • 沿袭

    《礼记.乐记》:“五帝殊时,不相沿乐;三王异世,不相袭礼。”后以“沿袭”谓照旧例行事。《陈书.沈文阿传》:“若此数事,未闻于古,后相沿袭,至梁行之。”【词语沿袭】   汉语大词典:沿袭

  • 水月观音

    《法华经.普门品》载: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,其中作观水中月影状者称“水月观音”。后遂以“水月观音”称仪容清秀俊逸的人物。宋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卷五:“蒋凝侍郎亦有人物,每到朝士家,人以为祥瑞

  • 疑冰

    源见“夏虫语冰”。比喻浅薄无知而自以为是。清王夫之《张子正蒙注.大心》:“以小缘大,以末缘本,其不能穷,而谓之幻妄,真所谓疑冰者与!”【词语疑冰】   汉语大词典:疑冰

  • 九边

    明代北方9个军事要镇的合称。后为边境的泛称。明朝建立后,逃亡北方边塞以外的北元仍不时骚扰,严重危胁着明朝的统治。明太祖朱元璋为巩固北部边防,屡次派将北征,同时,还分封其子朱棣、朱权等统率重兵驻守北部边

  • 宋墙

    同“宋玉东墙”。《天雨花》二回:“兄却是怨人太甚,那首诗中,那有一字及方才之事,就是姮娥宋墙,云飞雨散,无非道明月秋庭之意。”【词语宋墙】   汉语大词典:宋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