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畏影恶迹

畏影恶迹

怕自己的身影,惧自己的足迹。比喻为易于解决的问题而烦恼,至死不悟。《庄子.渔父》:“甚矣,子之难悟也!人有畏影恶迹,而去之走者,举足愈数而迹愈多,走愈疾而影不离身,自以为尚迟,疾走不休,绝力而死。不知处阴以休影,处静以息迹,愚亦甚矣!”


见“畏影而走”。《庄子·渔父》:“人有~而去之走者,举足愈数而迹愈多,走愈疾而影不离身。自以为尚迟,疾走不休,绝力而死。不知处阴以休影,处静以息迹,愚亦甚矣。”


【词语畏影恶迹】  成语:畏影恶迹汉语词典:畏影恶迹

猜你喜欢

  • 伐枳之咏

    《后汉书.岑彭传》:“(岑熙)迁魏郡太守,招聘隐逸,与参政事,无为而化。视事二年,舆人(众人)歌之曰:‘我有枳棘,岑君伐之。我有蟊贼(本指吃禾稼的害虫,此喻指贪官污吏),岑君遏之。’”枳和棘,本是两种

  • 叹离离

    源见“黍离愁”。抒发兴亡的感慨之情。宋张榘《贺新凉.送刘澄斋制干归京口》词:“叹离离,荒宫废苑,几番禾稷。”

  • 眼中钉,肉中刺

    比喻心目中最痛恨、最讨厌的人。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二十二回:“我们娘儿俩今儿一齐死给他看!替他拔去眼中钉,肉中刺,好等他们来过现成日子!”也作【心头刺,眼中疔】。(疔:dīng,一种恶性小疮。)《元曲选.

  • 湘子染花

    唐.杜光庭《仙传拾遗.韩愈外甥》:“唐吏部侍郎韩愈外甥,忘其名姓。幼而落拓,不读书,好饮酒。弱冠往洛下省骨肉,乃慕云水不归。仅二十年,杳绝音信。元和(唐宪宗年号)中,忽归长安……吏部甚奇之,问其修道,

  • 斗蜗角

    源见“蛮触交争”。比喻因细小之事而引起争斗。茅盾《开罗杂感》诗:“英雄几辈斗蜗角,流水汤汤逝者斯。”【词语斗蜗角】   汉语大词典:斗蜗角

  • 草行露宿

    在野草丛中行走,在露天里住宿。形容旅途坚苦、急迫。公元383年,前秦苻坚将百万之众进攻东晋。谢石、谢玄率八万北府兵迎战。前秦列阵淝水,晋军不能过河。谢玄派人告诉苻坚说:“您远来吾地,却临水为阵,这不是

  • 鲁连赴海

    同“鲁连辞赏”。晋袁宏《三国名臣序赞》:“于是君臣离而名教薄,世多乱而时不治……接舆以之行歌,鲁连以之赴海。”

  • 相顾失色

    因惊恐而面色苍白地互相看着。出自五代人段希尧的事迹。段希尧(878-956年),河内(今河南沁阳)人。后唐天成年间(926-930年)为卫州录事参军,后改任洺州纠曹。石敬瑭镇太原,又被辟为从事。后石敬

  • 金谷

    同“金谷园”。泛指豪华园林。明李梦阳《汉京篇》:“后车不鉴前车覆,又破黄金买金谷。”清姚鼐《答客》诗:“春深文宴盈金谷,日宴儒林论石渠。”【词语金谷】   汉语大词典:金谷

  • 猪王

    《宋书.始安王休仁传》:“休仁及太宗、山阳王 休祐,形体并肥壮,帝乃以竹笼盛而称之,以太宗尤肥,号为‘猪王’,号休仁为‘杀王’,休祐为‘贼王’。”后因以“猪王”为对体肥的有权势者的蔑称。清黄遵宪《三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