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画蛇添足

画蛇添足

比喻做事节外生枝,不但无益,反而坏事。楚怀王时,楚国将领昭阳率楚军伐魏,夺取八座城池,随即移兵攻齐。这时,齐王派陈轸为使者去见昭阳,先向他祝贺战胜魏国之功。而后问他按照楚国法令,打了胜仗,如何升官加爵。昭阳说,官为上柱国,爵为上执珪。陈轸问,比这再大的官是什么?昭阳说,只有令尹了。陈轸说,但是楚国不能设置两个令尹啊!我给你打个比方吧,楚国一个贵族祭祖后,赏赐其家人一壶酒。家人商量说,一壶酒,几个人不够喝,一个人则绰绰有余。我们不如每个人在地上画一条蛇,谁先画成,谁就喝这壶酒。有个人先画成,端起酒要喝时又说,我还能给蛇画个脚。可是,他的蛇脚还未画成,另一个人已画成了蛇。劈手夺过他的酒壶说,蛇本来没有脚,你怎么能给它画起脚来。便自己喝了那壶酒。那个画蛇添脚的人,反而未喝上酒。现在您率楚军打败了魏国,攻取八城,又想攻打齐国,齐国对您十分畏惧,您的声名已经足够了。再继续打下去,就好象画蛇添足一样,下场是很可怕的。昭阳觉得这些话十分有理,立即撤兵回国去了。

【出典】:

战国策·齐策》二《昭阳为楚伐魏》:“昭阳为楚伐魏,覆军杀将得八城,移兵而攻齐。陈轸为齐王使,见昭阳,再拜贺战胜,起而问:‘楚之法,覆军杀将,其官爵何也?’昭阳曰:‘官为上柱国,爵为上执珪。’陈轸曰:‘异贵于此者何也?’曰:‘唯令尹耳’。陈轸曰:‘令尹贵矣,王非置两令尹也,臣窃为公譬可也?楚有祠者,赐其舍人巵酒。舍人相谓曰:‘数人饮之不足,一人饮之有余。请画地为蛇,先成者饮酒。’一人蛇先成,引酒且饮之,乃左手持厄,右手画蛇,曰:‘吾能为之足。’未成,一人之蛇成,夺其巵曰:‘蛇固无足,子安能为之足,遂饮其酒。为蛇足者,终亡其酒。今君相楚而攻魏,破军杀将得八城,不弱兵,欲攻齐,齐畏公甚,公以是为名亦足矣,官之上非可重也。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,身且死,爵且后归,犹为蛇足也。’昭阳以为然,解军而去。”

【例句】:
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110回:“将军功绩已成,威声大震,可以止矣。今若前进,倘不如意,正如画蛇添足。”


连动 ①比喻做多余的事,弄巧成拙。语本《战国策·齐策二》:“楚有祠者,赐其舍人卮酒。舍人相谓曰:‘数人饮之不足,一人饮之有余,请画地为蛇,先成者饮酒。’一人蛇先成,引酒且饮之,乃左手持卮,右手画蛇曰:‘吾能为之足。’未成,一人之蛇成,夺其卮曰:‘蛇固无足,子安能为之足?’遂饮其酒。为蛇足者,终亡其酒。”[例]他在“大家”前添了“我们”,老师说,这是一种~的做法。△贬义。多用于形容做法方面。→多此一举 ↔画龙点睛 恰如其分。 也作“画蛇著足”。②比喻杜撰事实,无中生有。《花月痕》51回:“追忆其地,历历在目,奈海山苍苍,海水茫茫。这也是一则事实,并非著书的人,~,为此奇谈。”△贬义。用于指故意骗人的行为。


【典源】《战国策·齐策二》:“楚有祠者,赐其舍人卮 (zhi)酒。舍人相谓曰:‘数人饮之不足,一个饮之有余。请画地为蛇,先成者饮酒。’一人蛇先成,引酒且饮之,乃左手持卮,右手画蛇,曰:‘吾能为之足。’未成,一人之蛇成,夺其卮曰:‘蛇固无足,子安能为之足?’遂饮其酒。为蛇足者,终亡其酒。”《史记·楚世家》亦载,文大略同。

【今译】 有个楚国贵族,祭祀后赏给手下门客一壶酒。门客们商量说:“这壶酒几个人喝不够,一个人喝有余。那就每人在地上画一条蛇,先画好的喝酒吧。”有个人先画成,拿起酒要喝,他见别人还没画好,就左手持壶,右手持笔说:“我还可以给蛇画上脚呢。”正在画脚时,另一人已画好,夺过酒壶说:“蛇本来没有脚,你怎能给它添上脚呢?”于是就把酒喝了,而添画蛇足的人却没有喝到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做多余的事,反而不恰当,毫无益处。

【典形】 安蛇足、画蛇、画蛇著足、画蛇足、画添蛇、蛇安足、蛇足、添蛇足、安足不成蛇、蛇有足。

【示例】

〔安蛇足〕 唐·韩偓《安贫》:“谋身拙为安蛇足,报国危曾捋虎须。”

〔画蛇〕 明·汤显祖《留别大司马谭公》:“太守只知鸿雁美,将军数奏画蛇功。”

〔画蛇著足〕宋·曾巩《答石秀才月下》:“屠龙破产习已妄,画蛇著足弃未能。”

〔画蛇足〕 宋·苏轼《与叶淳老等同相视新河》之一:“从来自笑画蛇足,此事何殊食鸡肋。”

〔蛇安足〕 宋·陈与义《谨次十七叔去郑诗韵二章》:“身谋共悔蛇安足,理遣须看佛举拳。”

〔蛇足〕 宋·陈与义《某用家弟韵赋绝句》:“万里平生几蛇足,九州何路不羊肠。”

〔添蛇足〕 元·汪元亨《沉醉东风·归田》:“骑虎时捋虎须,画蛇处添蛇足,一任教那般要誉。”


【词语画蛇添足】  成语:画蛇添足汉语词典:画蛇添足

猜你喜欢

  • 逐黄鹄

    《楚辞》战国楚.屈原《卜居》:“宁逐黄鹄比翼乎?将与鸡鹜争食乎?”战国楚诗人屈原在《卜居》中有“宁逐黄鹄比翼乎?”之语,比喻要和凌空飞翔的天鹅比翼齐飞。后遂用为有凌云志之典。唐.韩愈《送诸葛觉往随州读

  • 画蛇杯

    源见“杯弓蛇影”。喻自疑自惊。宋辛弃疾《水调歌头.再用韵呈南涧》词:“笑年来,蕉鹿梦,画蛇杯。”

  • 倒绷孩儿

    宋.魏泰《东轩笔录》卷七:“苗振以第四人及第,既而召试馆职。一日,谒晏丞相(晏殊),晏语之曰:‘君久从吏事,必疏笔砚,今将就试,宜稍温习也。’振卒然对曰;‘岂有三十年为老娘而倒绷(捆紧)孩儿者乎?’晏

  • 堂上五弦

    源见“武城弦”。称扬官吏重德治。唐独孤及《酬常郿县见赠》诗:“堂上五弦销暇日,邑中千室有阳春。”

  • 雕虫小事

    同“雕虫小技”。唐元稹《上令狐相公诗启》:“而司文者考变雅之由,往往归咎于稹。尝以为雕虫小事,不足以自明。”见“雕虫小技”。【词语雕虫小事】  成语:雕虫小事汉语大词典:雕虫小事

  • 彩霓

    宋司马光《范景仁传》:“召试学士院,诗用‘彩霓’字。学士以沈约《郊居赋》‘雌霓连蜷’,读‘霓’为入声,谓景仁为失韵。”后遂以“彩霓”为作诗用韵之典。明杨慎《咏端溪砚廿韵示儿》:“绮思生松黛,讹音辨彩霓

  • 陂上走丸

    事势发展之快如同斜坡上的滚丸。《汉书.蒯通传》:“边城皆将相告曰:‘范阳令先下,而身宝贵’,必相率而降,犹如阪上走丸也!”

  • 窥宋

    战国.楚.宋玉《登徒子好色赋》:“天下之佳人,莫若楚国;楚国之丽者,莫若臣里;臣里之美者,莫若臣东家之子。东家之子,增之一分则太长,减之一分则太短,著粉则太白,施朱则太赤,眉如翠羽,肌如白雪,腰如束素

  • 韩娥曼

    同“韩娥曲”。曼,曼声。明陈子龙《杂诗》之五:“谁说韩娥曼,能悲行路人。”

  • 芙蓉府

    同“芙蓉幕”。唐刘禹锡《送陆侍御归淮南使府五韵》:“归路芙蓉府,离堂瑇瑁筵。”【词语芙蓉府】   汉语大词典:芙蓉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