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珠箪肯一枨

珠箪肯一枨

后汉书.钟离意传》:“显宗即位,征为尚书。时交阯太守张恢,坐臧千金,征还伏法,以资物簿入大司农,诏班赐群臣。意得珠玑,悉以委地而不拜赐。帝怪而问其故。对曰:“臣闻孔子忍渴于盗泉之水,曾参回车于胜母之闾,恶其名也。此臧秽之宝,臣不敢拜。”

枨,音chéng,触动。

“珠箪肯一枨”,意指不肯触动成筐的珍珠。汉明帝刘庄以没收交阯太守张恢的赃物赐群臣,尚书钟离意认为是赃物,故将所得珠玑扔到地上而不拜受。后用为咏官员清廉之典。事又见“钟离委珠”条。

唐.杜牧《寄内兄和州崔员外十二韵》:“金橐宁回顾,珠箪肯一枨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铜盘重肉

    《北齐书.杨愔传》:“杨愔,字遵彦……学庭前有柰树,实落地,群儿咸争之,愔颓然独坐。其季父暐适入学馆,见之大用嗟异,顾谓宾客曰:‘此儿恬裕,有我家风。’宅内有茂竹,遂为愔于林边别葺一室,命独处其中,常

  • 天下之物,莫不有理

    理:道理,义理。 意谓世上万事万物,其存在、发展、消亡,都是有理可循的。语出宋.朱熹《大学章句》:“所谓致知在格物者,言欲致吾之知,在即物而穷其理也。盖人心之灵,莫不有知;而天下之物,莫不有理。”清

  • 藐姑

    同“藐姑射”。清曹寅《窗前绿萼梅》诗:“日常似有春烟起,独向台岑间藐姑。”【词语藐姑】   汉语大词典:藐姑

  • 不偏不倚

    《礼记.中庸》宋朱熹题解:“中者,不偏不倚,无过不及之名。”原谓中庸之道适得其中而无偏颇之弊,后常用于指不偏袒任何一方。鲁迅《华盖集续编.送灶日漫笔》:“在现今的世上,要有不偏不倚的公论,本来是一种梦

  • 功成身退

    源见“功成名遂”。谓大功告成后,自身隐退,不再作官。宋苏轼《赐韩绛上表乞致仕不允诏》:“功成身退,人臣之常。寿考康强,有不得谢。”见“功遂身退”。宋·欧阳修《渔家傲》:“定册~勇,辞荣宠,归来白首笙歌

  • 乌白马角

    同“乌头白,马生角”。南朝 宋鲍照《代白纻舞歌辞》之四:“思君厚德委如山,洁诚洗志期暮年,乌白马角宁足言!”并列 乌鸦变白,马头长角。比喻根本无法实现的事情。语本《史记·刺客列传赞》:“太史公曰:‘世

  • 马少游

    源见“跕鸢”。指满足于平常生活之人。宋黄庭坚《次韵黄斌老晚游池亭二首》之一:“老夫多病蛮江上,颇忆平生马少游。”

  • 一枝春

    《太平御览》卷九七〇引盛弘之《荆州记》:“陆凯与范晔相善,自江南寄梅花一枝,诣长安与晔,并赠花诗曰:‘折花逢驿使,寄与陇头人。江南无所有,聊赠一枝春。’”后多以“一枝春”做梅花的别名。这个典故又可用指

  • 一世之雄

    世:时代。雄:豪杰。指一代中最杰出的英雄人物。刘裕(事迹见“龙行虎步”条)。初为东晋将领,战功卓著。桓玄称帝,刘裕率兵讨伐。桓玄非常恐惧,束手无策。他左右的人对他说,刘裕现在兵力很少,怎会打败我们,陛

  • 扣钟

    《礼记.学记》:“善待问者如撞钟,扣之以小者则小鸣,扣之以大者则大鸣。”后因以“扣钟”喻善于求教。南朝 梁何逊《与建安王谢秀才笺》:“民学异扣钟,辨惭炙輠,将以允应贡选,待问金门。”【词语扣钟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