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王门曳裾

王门曳裾

源见“曳裾王门”。指在王门权贵家为门客。唐朱湾《送李司直归浙东幕兼寄鲍参军》诗:“会作王门曳裾客,为余前谢鲍参军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文选·邹阳<上书吴王>》:“今臣尽知毕议,易精极虑,则无国而不可奸 (干); 饰固陋之心,则何王之门,不可曳长裾乎?”《汉书·邹阳传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 汉时吴王刘濞阴谋反叛,邹阳不愿参与,并上书谏阻,其中写道:“如果我是为图谋私利,那么没有一国不能去求取官爵的; 如果我掩饰自己的内心,那么哪个王侯之门不能出入游说呢?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奔走投靠权贵之门。

【典形】 长裾曳、侯门耻曳裾、王门裾、王门曳裾、曳长裾、曳裾、曳裾王门、曳裾效邹阳。

【示例】

〔长裾曳〕 唐·张祜《戊午年感事书怀》:“却厌长裾曳,宁辞短褐穿。”

〔侯门耻曳裾〕 唐·顾况《闲居怀旧》:“贫居谪所谁推毂,仕向侯门耻曳裾。”

〔王门裾〕 清·王摅《寄示昭复昭被》:“难曳王门裾,惟怀席上珍。”

〔王门曳裾〕 清·顾炎武《酬李子德二十四韵》:“客舍轻弹铗,王门薄曳裾。”

〔曳长裾〕 宋·曾巩《简翁都官》:“倦游公府曳长裾,笑上扁舟指旧庐。”

〔曳裾〕元·汤式《一枝花·言志》:“曳裾休叹,投笔空焦,题桥谩逞,击楫徒劳。”

〔曳裾王门〕 唐·李白《行路难》之二:“弹剑作歌奏苦声,曳裾王门不称情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宿桑下

    《后汉书.襄楷传》:“十余日,复上书曰:‘……或言老子入夷狄为浮屠。浮屠不三宿桑下,不欲久生恩爱,精之至也。’”汉桓帝时,宦官专权,朝政腐败,天灾人祸,接连发生。大臣襄楷善知天文阴阳之术,于延熹九年上

  • 言谈林薮

    唐.房玄龄等撰《晋书.裴秀传》(卷三五):“乐广尝与頠(wěi)清言,欲以理服之,而頠辞论丰博,广笑而不言。时人谓頠为‘言谈之林薮’。”原是形容晋时裴頠善谈玄理,像树林和湖泽一样幽深。后以“言谈林薮”

  • 作无益害有益

    见〔不作无益害有益〕。

  • 践冰

    源见“履薄临深”。比喻处于险境。三国 魏曹植《陈审举表》:“今臣与陛下践冰履炭,登山浮涧,寒温燥湿,高下共之,岂得离陛下哉!”【词语践冰】   汉语大词典:践冰

  • 崔郎重到

    源见“人面桃花”。谓有情人旧地重游。陈郁瑺《虞美人》词:“寄声门外碧桃花,莫使崔郎重到久咨嗟。”

  • 待兔守株

    同“待兔”。宋张君房《〈云笈七签〉序》:“刻舟求剑,体貌何殊;待兔守株,旨意宁远?”见“守株待兔”。宋·张君房《〈云笈七签〉序》:“刻舟求剑,体貌何殊;~,旨意宁远。”【词语待兔守株】  成语:待兔守

  • 青琴

    《史记.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若夫青琴宓妃之徒,绝殊离俗,姣冶娴都。”司马贞索隐引伏俨曰:“青琴,古神女也。”后以“青琴”泛指姣美的歌姬舞女。唐李贺《秦王饮酒》诗:“仙人烛树蜡烟轻,青琴醉眼泪泓泓。”【词

  • 蝩决肘见

    踵:脚后跟。鞋后跟破裂,暴出了脚跟,衣袖破烂,臂肘露在外边,形容衣履破烂,穷困不堪。《庄子.让王》:“曾子居卫,缊袍无表,颜色肿哙,手足胼胝,三日不举火,十年不制衣。正冠而缨绝,捉衿而肘见,纳履而踵决

  • 郢中质

    同“郢质”。唐李白《古风》之三五:“《大雅》思文王,《颂》声久崩沦。安得郢中质,一挥成风斤!”【词语郢中质】   汉语大词典:郢中质

  • 桐江把钓人

    源见“羊裘钓”。指汉严光。因其隐居钓鱼于桐江(富春江流经桐庐县境内一段),故称。明张居正《应制题画渔人》诗之二:“若非渭水持竿客,定是桐江把钓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