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墙东”。指隐居。清毛奇龄《平太翁初度》诗之二:“著书何必向函关,避世墙东也驻颜。”述补 隐居在市井贩夫中间。语出《后汉书·逸民传·逢萌》:“君公(王君公)遭乱独不去,侩牛自隐。时人谓之论曰:‘避
唐.张彦远《历代名画记》(卷四):“曹不兴,吴兴人也。孙权使画屏风,误落笔点素,因就成蝇状。权疑其真,以手弹之。”原是说三国时吴名画家曹不兴身手不凡,后用为典故,比喻绘画技艺高超。宋.陈师道《再和寇十
《史记.范雎蔡泽列传》:“魏其大怒,使舍人笞击雎,折胁摺齿。雎佯死,即卷以篑,置厕中。宾客饮者醉,更溺雎,故僇辱以惩后,令无妄言者。”后以“溺篑”为士人受辱之典。晋葛洪《抱朴子.任命》:“范生来辱于溺
谄谀奉承的意思。《史记.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吴已杀子胥,导谀者众。”《三国志.魏志.明帝纪》:“导谀时君,妄建非正之号,以干正统。”【词语导谀】 汉语大词典:导谀
同“老骥伏枥”。清林则徐《送嶰筠赐环东归》诗:“漫道识途仍骥伏,都从遵渚羡鸿飞。”【词语骥伏】 汉语大词典:骥伏
《法华经.方便品》:“乃至童子戏,聚沙为佛塔,如是诸人等,皆以成佛道。”《法华经》云,儿童玩耍,用沙堆塔,后成佛道。后遂用为咏儿童时代之典。唐.修雅《闻诵法华经歌》:“我亦当年狎儿戏,将谓光阴教虚弃。
同“藜阁火”。明吴廷翰《挽刘南淙舅》诗之三:“少微一点陨如雷,夜久藜灯惨不开。”
源见“中原逐鹿”。喻夺得天下。宋王谠《唐语林.言语》:“自古帝王受命,为逐鹿之喻。一人得之,万夫敛手。岂有猎鹿之后,忿同猎之徒,问争肉之罪也。”【词语猎鹿】 汉语大词典:猎鹿
谊:通“义”。 表示只重道义,不计功利。语出《汉书.董仲舒传》:“夫仁人者,正其谊不谋其利,明其道不计其功。”清.方苞《关公训言序》:“董子曰:‘正其谊不谋其利,明其道不计其功。’程朱宗之。其教人以
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。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八回: “先生大名,如雷灌耳。小弟献丑,真是弄斧班门了。” 参见:○班门弄斧见“班门弄斧”。《儒林外史》28回:“先生大名,如雷灌耳。小弟献丑,真是~了。”【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