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犬吠之警

犬吠之警

指盗贼之事。《汉书.匈奴传》:“三世无犬吠之警,黎庶亡千戈之役。”亡:通“无”。


偏正 因狗叫而引起的警报。指盗窃之类的小动乱。《汉书·匈奴传赞》“是时边城晏闲,牛马布野,三世无~,菞庶亡干戈之役”。△贬义。用以描写治狗方面。


【词语犬吠之警】  成语:犬吠之警汉语词典:犬吠之警

猜你喜欢

  • 鲁国髽

    《左传.襄公四年》:“藏纥救鄫,侵邾,败于孤骀。国人逆丧者皆髽。鲁于是乎始髽。”晋.杜预注:“髽,麻发合结也。遭丧者多,故不能备凶服,髽而已。”髽,音zhuā。春秋时,邾国战胜鲁国,鲁人死伤甚多,国内

  • 甘泉必竭

    见“甘井先竭”条。主谓 甘美之泉必致枯竭。比喻才士早衰。《逸周书·周祝解》:“肥豕必烹,~,直木必伐。”△褒义。用于描写冤屈。→甘井先竭【词语甘泉必竭】  成语:甘泉必竭汉语大词典:甘泉必竭

  • 自生民以来,未有夫子也

    生民:一作“生人”。人类。夫子:指孔子。 从有人类以来,没有能及孔子的。 旧时极力推崇孔子之语。语出《孟子.公孙丑上》:“子贡曰:‘见其礼而知其政,闻其乐而知其德,由百世之后,等百世之王,莫之能违

  • 哀感顽艳

    三国魏繁钦《与魏文帝笺》:“咏北狄之遐征,奏胡马之长思,凄入肝脾,哀感顽艳。”顽:愚钝。艳:慧美。本指歌童唱的歌,词旨凄恻,使各式各样的人都受感动。后转为评述艳丽的抒情文学的用语。主谓 悲痛的情调使顽

  • 茅盈

    《史记.秦始皇本纪》:“三十一年,十二月,更名腊曰‘嘉平’。”南朝宋.裴骃《史记集解》引《太原真人茅盈内纪》:“始皇三十一年九月庚子,盈曾祖父濛,乃于华山之中,乘云驾龙,白日升天。先是其邑谣歌曰:‘神

  • 众喣漂山,聚蚊成雷

    喣( ㄒㄩˇ xǔ ):吹气。漂:一作“飘”,动。 众人一齐吹气,能吹动大山;群蚊聚在一处,声音会像打雷一样响。 比喻众口谗毁,或群奸鼓衅,为害极大。语出《汉书.景十二王传.中山靖王胜》:“夫众

  • 戏斑衣

    同“戏彩娱亲”。宋冯取洽《贺新郎.送别定轩》词:“梦折营门柳。送君归,暂戏斑衣,又拢征袖。”【词语戏斑衣】   汉语大词典:戏斑衣

  • 囊括

    包罗的意思。汉代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有席卷天下,包举宇内,囊括四海之意,并吞八荒之心。”【词语囊括】   汉语大词典:囊括

  • 华佗五禽

    《三国志.魏书.方技.华佗》:“华佗字元化,沛国谯人也……晓养性之术……佗语(吴)普曰:‘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……吾有一术,名五禽之戏,一曰虎、二曰鹿、三曰熊、四曰猨,五曰鸟,亦以除疾,并利蹄足,

  • 满县花

    源见“河阳一县花”。称誉地方治理得美好。五代徐铉《梦游》诗之二:“锦书若要知名字,满县花开不姓潘。”清赵翼《题江阴单宁斋明府小照》诗之二:“早栽满县花千树,但饮澄江水一卮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