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看西爽”。清吴伟业《访商倩郊居有赠》诗:“管记看山爽,傭书宿火痕。”
同“斑衣戏彩”。明朱鼎《玉镜台记.得书》:“违定省,绝温凊,把斑斓旷也。”【词语斑斓】 汉语大词典:斑斓
《书.大诰》:“若考作室,既底法,厥子乃弗肯堂,矧肯构?”孔安国传:“以作室喻治政也。父已致法,子乃不肯为堂基,况肯构立屋乎?”考:父亲。底(zhǐ)法:定法。矧(shěn):况且。原意为儿子不愿按照
强迫辞去官职。宋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卷七:“晁说之亦著论非《孟子》,建炎中,宰相进拟除官,高宗曰:‘《孟子》发挥王道,说之何人,乃敢非之!’勒令致仕。”
犹循名责实。《晋书.刘弘传》:“皆功行相参,循名校实,条列行状,公文具上。”见“循名责实”。《晋书·刘弘传》:“皆功行相参,~,条列行状,公文具上。”【词语循名校实】 成语:循名校实汉语大词典:循名
源见“雉坛”。指结交相见所执之礼品。王闿运《上征赋》:“倾邵叟之雅望兮,托雉?(同贽)以纳交。”独应《论文章之意义暨及使命因及中国近时论文之失》:“虽有文章,犹之雉贽,于己无与,更何与于人。”【词语雉
《史记.邹阳列传》:“邹阳者,齐人也。游于梁,与故吴人庄忌夫子、淮阴枚生之徒交。上书而介于羊胜、公孙诡之间。胜等忌邹阳,恶之梁孝王。孝王怒,下之吏,将欲杀之。邹阳客游,以谗见禽,恐死而负累,乃从狱中上
《国语.鲁语下》:“既彻俎而宴,客执骨而问曰:‘敢问骨何为大?’仲尼曰:‘丘闻之: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,防风氏后至,禹杀而戮之,其骨节专车。此为大矣。’”三国.呈韦昭注:“防风,汪芒氏之君名也。违命后
源见“汗牛充栋”。书多得运时牛马会累得出汗。形容书极多。明张纶《林泉随笔》:“况今天下,九流百民之书,止则充栋宇,出则汗牛马。”【词语汗牛马】 汉语大词典:汗牛马
参见:庾悦吝子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