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海市蜃楼

海市蜃楼

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,发生显著折射或全反射时,把远处景物显示在空中或地面而形成的各种奇异景象。常发生在海上或沙漠地区。古人误认为是蜃吐气而成,故称。《史记.天官书》:“海旁蜃气象楼台,广野气成宫阙然。”《白雪遗音.九座楼》:“姐儿房中绣枕头……绣的是海市蜃楼。”后多以比喻虚幻的事物。《骈字类编》卷四六引《隋唐遗事》:“张昌仪恃宠,请托如市。李湛曰:‘此海市蜃楼比耳,岂长久耶?’”


并列 由于光线的折射或全反射,远处景物被显示到空中或地面形成奇异幻景。常在海洋或沙漠出现。古人误以为由蜃吐气而成。常用来比喻虚幻不足信的事物。语本《史记·天官书》:“海旁蜃气象楼台,广野气成宫阙然。”高阳《粉墨春秋》:“那就是说,上海亦好比~,是靠不住的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表示不可信之事。→空中楼阁 虚无缥缈 镜花水月 ↔的一确二。 也作“蜃楼海市”。


“海市蜃 ( shèn) 楼”是一种自然奇观,光线经不同密度的空气层,发生显著折射时,将远处景物显示在空中或地面,多发生在沙漠地区或夏天的海边。

宋·沈括 《梦溪笔谈》: “登州海中,时有云气,如宫室、台观、城堞 ( dié,女墙) 、人物、车马、冠盖,历历可见,谓之 ‘海市’。”

此 “海市”亦即 “海市蜃楼”之意。为什么叫 “蜃楼”呢?

“蜃”,大蛤 ( ɡé) ,即蛤蜊,海中动物。《周礼·天官·鳖人》:“春献鳖蜃。”蜃为春祭的一种祭品。但此 “蜃”为蛟属,传说能吐气,形成楼台、街市景象,因其在海里,故其景象谓之 “海市蜃楼”。这当然是古代的传说而已。但此种景象不会长久,故此语后世用以比喻虚幻而不久长的事物。


【词语海市蜃楼】  成语:海市蜃楼汉语词典:海市蜃楼

猜你喜欢

  • 植发冲冠

    同“怒发冲冠”。三国 魏嵇康《养生论》:“壮士之怒,赫然殊观,植发冲冠。”述补 植,立。头发竖直,顶起帽子。形容愤怒之至。三国魏·嵇康《养生论》:“壮士之怒,赫然殊观,~。”※冠,不读作guàn。△多

  • 猎较孔丘

    《孟子.万章下》:“(孟子)曰:‘……孔子之仕于鲁也,鲁人猎较,孔子亦猎较。’”东汉.赵岐注:“猎较者,田猎相较夺禽兽,得之以祭,时俗所尚,以为吉祥。”猎较,古鲁国风俗,在打猎时争夺猎物,夺取后用以祭

  • 丝言

    源见“纶綍”。称帝王之言,亦用为诏书的代称。南朝 宋鲍照《河清颂》:“訏谟布简,丝言盈室。”唐白居易《祭李侍郎文》:“西阁丝言,内庭密命,公实出入,迭操二柄。”【词语丝言】   汉语大词典:丝言

  • 奠枕

    犹安枕。汉代扬雄《法言.寡见》:“奠枕于京。”奠:定。【词语奠枕】   汉语大词典:奠枕

  • 狗烹

    源见“烹狗藏弓”。喻杀戮功臣。明康海《中山狼》三折:“险些儿早狗烹锜釜,做不得脱颖囊锥,尚兀是曳尾泥涂。”清赵翼《题明太祖陵》诗:“燕啄皇孙传岂误,狗烹诸将乱终消。”【词语狗烹】   汉语大词典:狗烹

  • 冯谖三窟

    源见“狡兔三窟”。借指避祸求福之法。三国 魏吴质《答东阿王书》:“深蒙薛公折节之礼,而无冯谖三窟之效。”主谓 冯谖为孟尝君建了三个藏身之所。语本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:战国时齐人冯谖为孟尝君收买薛地民心,

  • 清风两袖

    形容为官极清廉。明朱舜水《与诸孙男书》: “然汝曾祖清风两袖,所遗者四海空囊。” 参见:○两袖清风见“两袖清风”。明·都穆《都公谭纂》卷上载于谦诗句:“~朝天去,免得闾阎话短长。”【词语清风两袖】  

  • 冯子无鱼

    源见“冯驩弹铗”。比喻怀才不遇。明吴炳《绿牡丹.强吟》:“问口向人,可信张郎有舌;肉食者鄙,宁怜冯子无鱼。”【词语冯子无鱼】  成语:冯子无鱼汉语大词典:冯子无鱼

  • 白茅人

    《史记.封禅书》载:汉武帝时,方士栾大诡称“黄金可成,河决可塞,不死之药可得,仙人可致”。于是武帝拜大为五利将军。又刻玉印曰“天道将军”,大衣羽衣,夜立白茅上受印。后事露被诛。后因称栾大为“白茅人”。

  • 金人三缄

    源见“三缄其口”。谓慎言谈。晋葛洪《抱朴子.重言》:“于是奉老氏多败之戒,思金人三缄之义。”偏正 铜人嘴上贴了三张封条。形容说话特别谨慎。语本《孔子家语·观周》:“孔子观周,遂入太祖后稷之庙。庙堂右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