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洗兵雨

洗兵雨

源见“洗兵”。指洗涤兵器之雨,表示战争结束。明高启《赠步炼师祷雨》诗:“更烦夜起把天瓢,翻作东南洗兵雨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太平御览》 卷十引 《六韬》曰:“文王问散宜生:‘卜伐纣吉乎?’曰:‘不吉。’钻龟、龟不兆。数蓍(shi)交加而折。将行之日,而辎车至轸。行之日,帜折为三。散宜生曰:‘此卜四不祥,不可举事。’太公进曰:‘是非子之所知也。祖行之日,辎车至轸,是洗濯甲兵也。’”汉·刘向《说苑·权谋》亦有,谓是武王事,文有不同。

【今译】 周文王问臣子散宜生:“伐纣的占卜吉吗?”散宜生说:“不吉。”钻龟来卜,龟甲不显示兆文。用蓍草卜,几根蓍草交在一起折断。军队将要出发之日,大雨将辎重车后的横木都没了。出发的那天,旗杆折为三截。散宜生说:“这预兆四次不祥,不能举事。”太公望说:“这你就不懂得了。祭路出发之日,雨下得没了车后横木,这是上天为我们洗濯武器甲胄啊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军队出征或告捷。

【典形】 洗兵、洗兵甘雨、洗兵雨、洗甲、洗甲兵、雨洗兵、净洗甲兵、洗净兵戈。

【示例】

〔洗兵〕 南朝梁·萧纲《陇西行》之二:“洗兵逢骤雨,送阵出黄云。”

〔洗兵甘雨〕 清·黄景仁《平定两金川大功告成》:“史官载笔书藏宬,洗兵甘雨倾蓬瀛。”

〔洗兵雨〕 明·高启《赠步炼师祷雨》:“更烦夜起把天瓢,翻作东南洗兵雨。”

〔洗甲〕 清·张景祁《望海潮》:“有僮花压酒,引剑风生。甚日炎州洗甲,沧海独波倾?”

〔洗甲兵〕 明·于谦《闻甘州等处捷报有喜》:“人间玉石铭勋业,天上银河洗甲兵。”

〔雨洗兵〕 清·唐孙华《进呈御览诗》:“日丽风清道,尘销雨洗兵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鱼龙戏

    源见“鱼龙漫衍”。指奢豪的宫廷宴舞,形容宴乐之盛。唐李商隐《宫妓》诗:“不须看尽鱼龙戏,终遣君王怒偃师。”【词语鱼龙戏】   汉语大词典:鱼龙戏

  • 一枝仙桂

    同“仙桂”。唐褚载《贺赵观文重试及第》诗:“一枝仙桂两回春,始觉文章可致身。”

  • 不知何许人也

    何许:何处。 不知道是哪里人。 常用以称述来历不明的人。语出《文选.张衡〈思玄赋〉》“尉庞眉而郎潜兮”李善注引《汉武故事》:“颜驷不知何许人,汉文帝时为郎。”晋.陶潜《五柳先生传》:“先生不知何许

  • 风流荀令

    源见“荀令香”。对荀彧的美称。南朝 陈徐陵《乌栖曲》之一:“风流荀令好儿郎,偏能傅粉复熏香。”

  • 烟云供养

    道家以为只要“却食吞气”,靠“烟云供养”就可以长寿。宋元山水画家米友仁、黄大痴年八、九十犹貌如童颜,人以为是画中烟云供养所致。陈继儒《妮古录》卷三:“黄大痴九十而貌如童颜,米友仁八十余神明不衰,无疾而

  • 长平失势

    同“长平之祸”。宋范成大《清息斋书事》诗:“长平失势见何晚,栗里息交归去来。”

  • 揽辔登车

    同“揽辔澄清”。清毛奇龄《送吴明府超迁观察之闽》诗:“丈夫入世贵倜傥,揽辔登车气何爽!”见“揽辔澄清”。【词语揽辔登车】  成语:揽辔登车汉语大词典:揽辔登车

  • 一衣带水

    衣带:古人腰间系的带子。一衣带水,形容长江狭窄如一条衣带。后引申为虽有江河湖海之隔,亦不足为阻。语出隋文帝之口。隋文帝杨坚(541-604年),弘农华阴(今属陕西)人,北周外戚,封隋王,任丞相,朝政独

  • 范相鸱夷

    参见“范蠡扁舟”。

  • 家至户晓

    家家户户都知,谓人人皆知。亦作“家谕户晓”、“家喻户晓”。出自唐文宗之语。唐文宗,名李昂(809-840年),唐穆宗第二子。大和元年(827年)在宦官王守澄等人支持下即皇帝位。他曾重用李训、郑注等人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