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沾泥絮

沾泥絮

①比喻心情沉寂, 不复波动。 明张四维《双烈记·引狎》: “洗却浓妆罢舞衣。从儿心愿肯相违。芳心已泣沾泥絮,不逐东风上下飞。”②比喻爱情坚贞不渝。《红楼梦》第九一回: “宝玉道: ‘禅心已作沾泥絮,莫向春风舞鹧鸪。’ ” ●宋朱弁《说郛》三八:“苏轼守彭城,参寥往见,饮宴时,轼遣官妓马盼盼求诗,参寥笑作绝句,有 ‘禅心已作沾泥絮,不逐春风上下狂”之语。” 宋苏轼在宴会上有意让官妓向和尚参寥求诗,参寥于是写下绝句以相赠,并表明心迹: 自己的禅心坚定,象沾了泥水的柳絮,不会再在春风中上下飞舞。


【词语沾泥絮】  成语:沾泥絮汉语词典:沾泥絮

猜你喜欢

  • 鸡黍约

    谢承《后汉书》卷五“范式”:“范式字巨卿,一名汜,山阳金乡人也。少游太学,与汝南张劭为友。邵字元伯,二人并告归乡里。春别京师,式谓元伯曰:‘后二年当还,将过拜尊亲、见孺子焉。’乃共克以秋为期。至九月十

  • 尚齿会

    唐武宗会昌五年三月,白居易邀约前怀州司马胡杲等在家中宴会,赴会者都是七十岁以上老人,见于他所作《胡、吉、郑、刘、卢、张等六贤皆多年寿,予亦次焉,偶于弊居合成尚齿之会,七老相顾既醉甚欢。静而思之,此会稀

  • 误攫金

    源见“不疑诬金”。指受人误解。清吴伟业《短歌》:“胠箧从他误攫金,告缗怜我非怀璧。”【词语误攫金】   汉语大词典:误攫金

  • 半面之交

    源见“半面不忘”。只见过一次面的交往。指相交不深。宋陈师道《代上郭漕启》:“顾无半面之交,空怀鄙意;复托二天之赐,敢后众人。”《封神演义》第六二回:“我与道友未有半面之交,此语从何而来?”见“半面之旧

  • 乘杯

    源见“杯渡”。泛指乘船。唐杨炯《送并州旻上人》诗序:“水上乘杯,更似神仙之别。”清赵翼《题王摩诘渡水罗汉图》诗:“乘杯过河驶往还,踏芦渡江狎澔涆。”【词语乘杯】   汉语大词典:乘杯

  • 旧书不厌百回读,熟读深思子自知

    旧书要不厌其烦地读它百遍,一边熟读,一边深思,你就能明白它的义理。 表示书要熟读深思,才能有收获。语出宋.苏轼《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川归》:“旧书不厌百回读,熟读深思子自知。他年名宦恐不免,今日栖迟那可

  • 五丁

    源见“五丁开道”。指神话传说中的五个力士。后多用为咏力士之典。晋葛洪《抱朴子.论仙》:“贲 育五丁之勇,而咸死者,人理之常。”明刘基《一剪梅》词:“五丁难挽逝川回,千古英雄,此恨都同。”亦泛指力士。宋

  • 一去不复返

    源见“燕市悲歌”。本谓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。后亦指事物已成陈迹,不会再出现或大势已去,不能挽回。唐崔颢《黄鹤楼》诗:“黄鹤一去不复返,白云千载空悠悠。”老舍《最值得歌颂的事》:“她们享受着自由、平等与幸

  • 白石先生

    晋.葛洪《神仙传》卷二:“白石先生者,中黄文人弟子也。至彭祖时已二千岁余矣,不肯修升天之道,但取不死而已,不失人间之乐……初以居贫不能得药,乃养羊牧猪,十余年间约衣节用,置货万金,乃大买药服之。常煮白

  • 使酒高阳

    源见“高阳酒徒”。泛指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。明汤显祖《南柯记.侠概》:“人生只合醉扬州,惯使酒的高阳吾至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