汲冢青编
参见:汲冢详蠹
参见:汲冢详蠹
见“真知灼见”。【词语真知卓见】 成语:真知卓见汉语大词典:真知卓见
《诗.唐风.杕杜》:“嗟行之人,胡不比焉。人无兄弟,胡不佽焉。”比,辅;佽,助。后以“比佽”谓辅助。宋叶適《祭陈同甫文》:“以智开物,以机动事;学而得之,又相比佽。”【词语比佽】 汉语大词典:比佽
子虚:空虚;不真实。乌有:哪有,没有。后以此典指假设虚构;或形容不存在、没有之事。此典指司马相如借空虚没有而假托之事,写成《子虚赋》,意在讽谏。司马相如以“子虚”为空言虚语,是为称说楚国之美;“乌有先
指计然提出致富之策略。后以此典比喻治国之道;或比喻经商谋生的手段。计然,名研。春秋战国之际葵丘(今河南民权东北)濮上(今河南濮水上游)人。曾南游于越国(今江苏北部、苏南、皖北、赣东、浙江北部),博学,
同“三珠树”。北周庾信《伤心赋》:“三虎二龙,三珠两凤,并有山泽之灵,各入熊罴之梦。”【词语三珠】 汉语大词典:三珠
源见“两部鼓吹”。比喻蛙鸣声。唐杨收《咏蛙》:“兔边分玉树,龙底耀铜仪。会当同鼓吹,不复问官私。”【词语鼓吹】 汉语大词典:鼓吹
源见“秦庭朗镜”。比喻执法者判案公正严明。《京本通俗小说.错斩崔宁》:“伏乞相公高抬明镜,昭雪前冤!”述宾 明镜,明亮的镜子。传说秦始皇有一面镜子,能照见人心的善恶。比喻办事清明。称颂贤明的官吏判案公
同“绣衣持斧”。唐卢照邻《〈乐府杂诗〉序》:“霜台有暇,文律动于京师;绣服无私,锦字飞于天下。”【词语绣服】 汉语大词典:绣服
比喻为官清廉。刘宠字祖荣,东莱牟平(今山东牟平县)人,东汉宗室。东汉后期先后任山东、江西、浙江地方官。所至除苛税,禁查非法,地方大治。离会稽太守任时,百姓依恋不舍,其中五六位老人还各持一百文钱与刘宠以
源见“樗栎”。老麻栎树。喻老而无用之材。用作谦词。宋陆游《吾年过八十》诗之二:“斧斤遗寿栎,云海寄冥鸿。”